智能机器人技术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重点突破发展的领域之一。北京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水平处全国前列,科技资源丰富,产业链初步形成。本章通过对国内外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摸清了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和产业壁垒,提出了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推进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随着机械、信息、材料、控制、医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特种应急等诸多领域中。
目前,国际上对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并无统一说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给了机器人一个初步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的工作,应用于生产过程称为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特殊环境称为专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或直接服务人称为(家政)服务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会带动位于产业链上游位置的机械、信息、材料、控制、医学和人工智能等基础学科和专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将带动其下游行业应用等配套延伸的快速发展。下游产业的发展,又会产生更多的需求,从而反馈到整个产业链中,促使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本身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本章采用大数据对京津冀三地的企业发展实力、活力和创新力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企业综合实力来看,北京最强、天津其次、河北较差;从综合聚类来看,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海淀、朝阳、丰台)企业综合实力最强,天津仅滨海新区、河北仅石家庄市居第二序列。本研究还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企业综合实力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优势都非常显著,京津双核效应并不明显;三大首位城市比较,北京在企业实力、创新力和综合实力方面都是最高,上海在企业活力水平方面最高;从企业发展均衡性来看,京津冀内部发展落差最大,珠三角发展最为均衡,长三角的城市等级体系最为合理。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促进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北京应在企业空间布局上实现“内外有别”;天津应避免“一支独大”,实现区县间相对“均衡发展”;河北应实施三大重点战略,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增量”等政策建议。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其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对京津冀企业发展指数进行测度,有利于弄清区域内企业总体的发展态势,找到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实现企业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本章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入手,梳理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阐述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形势,分析了协同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分工合作等挑战,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其他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协同推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区域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框架。
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积极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加强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打造创新者的社会,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而协同创新是协同发展的引擎。实现协同创新,其核心就在于要破解制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需要加快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因此,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方向,对京津冀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成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