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国家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整个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就业第一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备较为突出的优势,在促进自身产业升级、带动成渝城市群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需要在继续壮大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从而增强城市发展能级与辐射能力,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全文 >假绿色不会对绿色发展有真正的贡献,有时更是阻碍甚至损害绿色发展。假绿色的产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绿色的认识不清晰不充分,以为环保的、节约的就是绿色,犯了泛绿色的错误。另一种是打着绿色的噱头做着非绿色的事情,利用绿色一词的正社会效应获取一己私利,这是伪绿色。假绿色的表现林林总总,需要从概念和定义上作出甄别,基于标准进行评价,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典型现象。
绿色首次表达出与保护环境相关的象征意义,最早始于英国著名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于1989年向英国政府提交的《绿色经济的蓝图》报告。在这之后,这一用法在国外虽时有出现但影响不大,而近些年在我国却快速流行,被广泛采用。
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绿色的象征性使用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语言特点,含意模糊、界限不清但是寓意和象征性强。二是绿色恰巧最适于描述中国当前的发展状态和需求,即处于向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的转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