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首科报告

京津冀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 协同发展研究报告摘要

2014/12/16

半导体照明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光源革命,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京津冀地处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四大集聚区之一的环渤海区域,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与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集聚区比较,京津冀区域半导体照明研发资源集中、高端应用与重大示范领先,科技服务完善,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上下游配套较差。区域内北京研发创新、关键材料、高端和创新应用具有较好基础;天津在三星等龙头企业落户后,成为国内重要封装器件产地;河北则在芯片制造、低成本应用方面对京津形成互补。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应在产业政策、市场准入、产业链部署方面形成统一:北京突出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科技服务,天津、河北则在封装、应用环节进行重点发展,三地可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共建联盟、搭建共性平台等方式进行产业对接,加快创新资源流动,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协同发展。

半导体照明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亦称固态照明,是分别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光源和显示器件,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无污染、色彩丰富、耐震动、可控性强等特点,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半导体照明产业主要包括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及下游应用,其关联产业可扩展到光通讯、光伏、光存储、光显示、消费类电子、汽车、军工、农业、生物、医疗、装备制造等超越照明领域。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缩小,示范应用居世界前列。2013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以达到2576亿元,其中,上游外延/芯片产值105亿元,中游封装产值403亿元,下游应用产值2068亿元。十年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年均增长率接近35%,成为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四大集聚区之一的环渤海区域,近年来,三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形成产值240亿元左右,企业250多家,集中科研机构30余个,但与产业发达区域比较,存在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区域竞争力不强等特点。在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研究如何整合区域内部创新资源,理顺产业链条,进行互补发展,对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 >

创新驱动发展 着力构建“高 精 尖”经济结构

2014/12/15

本文结合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现状,梳理和总结了科技创新在深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中引领经济发展作用方面的做法和成效,特别是对北京现有产业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符合“高精尖”经济结构特征的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首都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进一步加强功能区和总部经济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进一步培育新兴产业和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全文 >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基地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及布局研究报告摘要

2014/12/14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领域的投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中。“集群和基地”建设是北京市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从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对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的发展现状、集群或基地发展面临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北京产业集群发展的四种模式以及三种集群与基地互动模式。在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北京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从“传统的产业集群”转变到“创新型产业集群”。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创新全球化的新形势特点,在优化布局和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产业创新资源广泛聚集、创新效率不断提升、创新产出显著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底,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万亿,总体上形成了“大集中、小聚集”的发展格局,集群效应显著。在此期间,北京市还重点推进了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吸引全社会资源投入的方式,力求将北京建成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