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绿色的甄别
假绿色不会对绿色发展有真正的贡献,有时更是阻碍甚至损害绿色发展。
假绿色的产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绿色的认识不清晰不充分,以为环保的、节约的就是绿色,犯了泛绿色的错误。另一种是打着绿色的噱头做着非绿色的事情,利用绿色一词的正社会效应获取一己私利,这是伪绿色。
假绿色的表现林林总总,需要从概念和定义上作出甄别,基于标准进行评价,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典型现象。
第一,未纳入绿色发展目标的经济活动不能称为绿色。以追求利润和效用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着天然的冲突,如果经济决策中未考虑进资源环境因素,未纳入绿色发展目标,就不可能做出对资源环境有益的事情。绿色发展离不开明确的绿色目标,这些目标就规定了各项经济行为或活动的表现是否符合绿色的原则,绿色发展的程度就取决于实际表现与绿色目标间的差距。围绕着绿色发展目标和原则还需要有相匹配的绿色发展战略,对绿色行动和部署做出一致的安排。
第二,绿化不等于绿色。用绿化程度、绿化支出、绿化投资比重等指标代表绿色发展程度是误导,不能代表真正的绿色。同理,社会公益行为也不能简单地冠以绿色的帽子,绿色与否要看其对资源环境改进的净贡献。
第三,环保行为不等同于绿色行为。譬如有些资源使用减少、污染排放水平降低等进步也不一定就是绿色,这些可能只是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并未实现真正的产业再造和转型。
第四,环保业绩不等同于绿色业绩。一方面因为前者更关注环境影响,而后者则关注环境与经济的结合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环保标准与绿色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绿色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为标准,环保标准则依据环境变化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影响来设定,而环保标准通常要低于绿色标准,即使资源环境表现达到了国家、地方或者行业环保标准,也不等于就实现了绿色。
第五,自我宣称、自我测评和缺乏权威认证的绿色不是真绿色。绿色是有标准的。对于绿色的判断仅仅依靠概念还不够,还需要严格的标准。这些标准既要能充分体现绿色的涵义和要求,还要能够符合现实情况,必须是权威、可行和可操作的。绿色标准既包括定性又包括定量标准,其中定量标准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对绿色给出具体、客观和准确的判断,还能对绿色发展程度作出权威的分级和排名。
第六,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搞形象工程、转嫁资源环境问题得到的绿色都不是真绿色。绿色是有边界的。一个经济体的绿色性质取决于其整体绿色表现,而不能以其一部分来代表。绿色还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考察,不仅要看经济体自身的整体绿色表现,还要看其对外部的绿色影响,看其绿色行为是否以损害外部经济体的绿色发展为代价。
二、绿色:创造绿色增长真正的绿色是能够创造绿色增长的绿色。
世界银行报告《从增长到绿色增长》认为,在以绿色增长为导向的政策影响下,绿色投资活动和技术创新能够恢复和改进自然资产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降低成本,延伸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合组织的《迈向绿色增长》报告认为,实践中绿色增长可产生于七种来源:通过提高生产率水平、减少垃圾和能源消耗、倡导高附加值资源使用而促成的资源和自然资本利用效率的改进;通过鼓励以新方式处理环境问题的政策和环境制度而激发的创新;通过刺激绿色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新就业机会而创造的新市场;通过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政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信心等。
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从五个方面推动绿色发展。一是通过调整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等渠道引导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三是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四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五是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促进绿色增长的环保技术转让和研发。
因此,真正的绿色应该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现存经济的绿色转型,二是新兴经济的绿色拓展。
前者包括节能降耗,减污清毒,限废控危,工艺改造和转型战略等等。后者则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减排、再利用、再回收的3R产业,创新和扩散环保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技术,打造并融入全球绿色价值链,促进绿色产品和消费以及开拓新型服务业等等。
具体来看,真正的绿色发展应该至少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经济主体应有明确的绿色发展意识、理念、意向、部署和行动;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表现应达到良好临界水平以上;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生产率应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经济活动没有引致外部经济产生显著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经济活动引致的外部经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表现应呈现不断改进的趋势;经济活动没有给相关的外部社会环境带来显著或潜在重大威胁;经济主体应比其他类似的经济体具有明显的绿色表现优势。
对于绿色的识别仅仅从其概念和定义出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基于其重要概念特征建立衡量绿色发展程度的具体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数据搜集,对数据做出测算和分析;还应该建立严格的绿色标准,依据标准做出评价和评级,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和认证。
绿色评价指标一般表现为由多目标、多层次、多类型的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绿色评价的对象范围广泛,可以是国家、地区、城市、乡村、社区,也可以是经济体、产业、园区、企业、产品、产业链等。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不同的指标内容。
近年来,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相继开发设置了绿色经济增长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我国中央及地方统计和环保机构也正在开发建立各种各样的绿色评价体系和方法。
综上所述,绿色不是泛泛的象征词,不是旧瓶装新酒,不是恣意的自我标榜,而是全新的发展理念、思维、战略和行动;同时更是活生生的数据和事实。
本文摘自:中国环境报企业版《谈绿色系列》文章 编辑: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