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高地道阻且长,需保持战略定力

发布时间:2021-11-06 01:00 作者:刘杨 浏览量:

编者按

       2021年9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雄安新区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首次赋予新区管委会法律地位和管理职权,明确雄安新区管委会是河北省政府派出机构,参照行使设区的市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行使国家和河北省赋予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该《条例》一出,舆论出现关于“雄安新区降级了”的评论和猜测,专家对《条例》的解读也是各抒己见。

那么,过去四年间,雄安新区的项目成效和建设进展如何?雄安新区的功能和定位有没有调整?雄安怎样进行产业布局?近日,《财经》发表封面文章《实地调研:过去四年,雄安新区建设得怎么样了?》,邀请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总监刘杨,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和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等角度进行解读。

01 现阶段,雄安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还处于规划阶段,未来,雄安新区怎样建设成为河北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如何切实增强雄安新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高科技企业和科创产业的吸引力?

      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可以有效地将发展资源快速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而这正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初期动能。但利用市场化机制来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才是雄安发展的长期动能。因此,增强雄安新区的吸引力不仅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有效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创造包容的创新环境,营造开放的创新生态。


02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如何平衡北京副中心通州和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

      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设立的重要目的之一都是践行新发展模式,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而通过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则是解决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理解,多中心、网络化的核心要义就是指区域分工与资源合理分配。因此,在我看来,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并不存在冲突,而是协调分工,目标一致,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03 雄安怎样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乃至于带动整个北方经济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关键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标杆。协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因此,雄安必须有效集聚京津冀地区的科技资源,探索紧密互动的工作机制,打造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工作机制共商、发展成效共赢的标杆城市。


04 未来,雄安应当如何构建符合改革趋势的体制机制?如何学习借鉴国内外新城新区的建设经验?

       城市发展是具有基本规律的,雄安新区的建设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与逻辑的基础上,也要找到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那就是人才。人才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打造人才引育兼优的体制机制将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核心。新区建设就需要有新的魄力,要围绕人才做工作,政策要敢于突破和创新,让雄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向往之地。


05 面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强势崛起,雄安未来能否成为与南方抗衡的创新高地?

       创新高地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聚集丰富的创新资源;二是创新活动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频繁;三是科技创新效益显著,有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具有包容的城市文化;五是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激发创新;六是对周边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七是处于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位置,对于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具有成为区域创新网络重要节点的天然优势;同时,作为首都创新资源外溢的主要承接地,雄安新区具有成为京津冀地区第二创新高地的潜力。但是,目前雄安新区还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尚未形成;产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时间;城市创新文化也有待营造。

       总体来看,雄安新区具有打造创新高地的潜力,但道阻且长,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朝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未来创新之城持续努力。


*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asEOOBW5xMEmS_d-YaKR8A获取原文报道


编辑:陈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