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我国将创新型国家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确立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解读,现将访谈实录公开,以飨读者。
#1 在创新的全球版图上,中国在哪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在131个经济体中连续两年排名第14位,也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从城市层面看,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中国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近年来也取得显著进步,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成效卓著,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连年持续增长,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 世界创新势头正在向东方聚拢?
从世界各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出现重大调整,从2001年到2017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约25%。
根据OECD统计的2017年数据,东亚、北美、西欧占世界份额分别为34.71%、26.34%、19.21%。
数据显示出,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亚洲科技强国与美国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由欧美向亚太地区扩散的趋势明显,根据中日韩等国的科技投入和产出势头,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将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
#3 如何客观评价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快速不断增强,可以从几组数字中验证。
从研发投入看,中国研发总投入已逼近美国总量,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也已与欧盟平均水平相当。从产出规模看,以PCT专利为例,2019年中国PCT专利申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从产出质量看,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也有诸多进展。如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未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大幅提升空间。一是人均水平可以提升。如果用人均或者占比指标就会发现,跟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许多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二是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短板比较明显,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4 什么是中国科技创新真正的短板?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仍需进一步发力,在补短板的同时对世界、对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是创新生态亟需完善。现在的科技投入对政府经费的依赖过大,需要在激发企业和民间的创新活力动力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第三是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以后,还是缺乏创新的意识、思维、能力。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比之前更加具有挑战性。
第四,创新文化和理念方面,要推动可持续、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发展。许多城市竞相上马科学城、搞运动式科技投资,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政府财政都造成很大压力。创新活动一定是在一种宽松、包容、多元、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发生的,高强度的城市竞争对创新可能会产生一种压力,不见得对创新有利,需要理性决策,寻找一种可持续的模式。
要警惕创新泡沫,警惕高精尖陷阱,打破科学城迷思。
#5 我国目前的科技政策和科研人员心态等是“追赶式”,不是“原创式”?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后发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的前沿科技和研发经验可供借鉴。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在先进国家对向后发国家前沿技术转移普遍实施遏制策略的情形下,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先寻求实现国内的原始性创新;
同时也要加快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生态,力求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