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同发展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正式设立,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一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自身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起到了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腹地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经过近三年的扎实谋划、积极推进,这一发展战略进展迅速,正在逐步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一种区域协同发展的促进机制正在建立,京津冀发展整体性大大增强,但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层面的长远规划,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命题进行更为认真细致的解读和思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京津冀地区距离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资源有序有效配置的大都市和城市群目标还有差距,区域一体化水平也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种情况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京津冀地区没有形成区域的整体利益诉求和共同发展愿景,城市定位缺乏战略关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层内驱力严重不足;其次,在政府和社会层面,长期缺乏有效的府际协调平台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同时,在市场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市场协调机制,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制度等方面,一体化进程非常缓慢;最后,由于长期缺乏功能和产业统筹,未能形成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城市活力普遍不足,加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区域和城市形象吸引力不彰。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破解四大命题
从现实挑战出发并且立足长远的战略视角来看,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尚需突破若干关键命题,包括区域使命重构、区域市场体系创新、区域发展制度建设以及地区形象塑造等。
(一)重构区域使命和发展愿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区域使命、目标、资源和能力要与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之间保持必要的战略适应。确定使命和发展愿景应是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的基础。京津冀尚未形成分工协调、功能互补的定位,三地在竞合博弈中“负和”效应常常大于“正和”效应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区域使命的缺失和共同发展愿景的模糊。
首先,立足国际竞争,确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经济圈的区域使命,应是京津冀功能与目标定位的基本出发点。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应着眼于实现三地的协同发展与经济增长,同时更好地引领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承担起支撑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使命。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龙头,向东联动东北经济区和山东,向西辐射中原经济区和大西北,京津冀是我国北方“一带一路”的战略性中枢所在。因此,要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高度出发,重构京津冀的功能与产业布局,结合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重点通过功能分区和产城融合,来形成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合理布局的新型城镇网络,支撑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龙脉。
其次,树立建成中国北方优质生活圈的新愿景,是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使命的内在要求。京津冀以占全国 2. 3%的土地和8% 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 11%的国内生产总值,未来区域人口集聚和经济产出仍将持续提升。针对京津冀功能与产业定位的讨论也日趋深化,三地之间就产业协同已经或正在达成多方面的共识和协议。随着雄安特区建立,以往扭曲、错乱的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有望逐步得以改进。然而必须看到,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京津冀在人才吸引方面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合力打造高技术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基地,更要把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北方优质生活圈。
(二)创新区域市场体系,奠定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基石
以往京津冀一体化的讨论和实践,过多聚焦于政策的顶层设计,而对市场机制和市场平台的建设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未来京津冀要大力推进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区域市场机制和市场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创新区域要素市场平台,构建区域性共同市场。比如建设京津冀产权交易平台、统一的金融服务和银行结算平台、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京津冀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品牌、京津冀资产交易平台等区域性市场平台,真正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畅流无阻。另一方面,培育和鼓励区域性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的发展,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参与,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合力,推进区域市场的信息沟通平台和市场协调平台建设。
构建京津冀区域市场机制与市场平台的意义,固然是要走出以往行政手段“拉郎配”的误区,打破区域要素内部分配和内部循环的狭隘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为京津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进而将京津冀地区的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三)建设区域发展的“制度厚度”,提升京津冀协同效能
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中央政府的一项重大治国方略,地方层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打造与提升已被提上日程。长久以来,京津冀区域治理乏力是一个公认的瓶颈问题。2016年4月1日,雄安新区的设立使得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这一区域历年来所搭建的诸多政府间协同治理体系也亟待重新梳理。如何达成各级、各类区域治理体系和政策的无缝对接和有机配套,建设和优化区域治理的“制度厚度”,已成为京津冀区域治理所面临的关键任务。
加强京津冀区域治理的制度厚度建设,要围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民生等广泛领域,不断生成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发展规划与运行机制,进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制度支撑。同时,创新和完善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体系,充分赋予并发挥规划体系的决策、协调和执行功能,确保规划实施的互动性和整体效能,最终形成信息透明、平等对话、议而有决、决而必行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模式。
(四)塑造区域及城市品牌形象,拉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当前,地区品牌化已成为全球化时代地区管理的重要战略之一,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地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形象带动作用有目共睹,甚至香港也通过积极营销“大珠三角”的区域形象,有力地支撑了其“亚洲国际都会”的城市品牌价值。
京津冀作为我国三大增长极之一备受世人青睐,一个正面、美好的京津冀形象符合大众的期待。然而,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坎坎坷坷,加之环境蜕化、空气污染,区域形象可以说蒙上了一层阴影。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城市形象,对外是信心杠杆,能够提升地区投资、旅游和人居的吸引力;对内则是凝聚的力量,增加区域内居民和企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区域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专业化的形象设计、塑造、沟通和维护,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形象引擎,有力拉升区域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为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刘彦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编辑:杨爽
注:本文引自《亚太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作者刘彦平。文章及标题经修改,原文题目为《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从“环境先行”到“治理突围”》。如需报告全文可联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邮箱:cistds@cistd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