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题研究>正文

【专题研究】如何破局高密度主城区未来产业布局?——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07 01:00 作者:邱英杰 浏览量:

面对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未来产业充满变数。珠海谋定而后动,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未来,基于自身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把握产业演进主要趋势,提出发展“云上智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未来产业。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刊发报道《寸土寸金主城区如何破题未来产业?珠海香洲打造硅巷模式,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拆解珠海未来产业丨珠海超前布局云上智城,谋划城市产业弯道超车》,邀请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邱英杰解读珠海市未来产业战略布局。

 

记者:相较于传统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有哪些不变的基本面和发展逻辑?又面临哪些主要变化?

邱英杰:相较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多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战略重要性和成长不确定性,根本驱动力是前沿技术创新。未来产业与战新产业相似,有学者认为,两者都是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后形成的产业,在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作用,都具有前瞻性特点,是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能够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与战新产业亦有不同之处,一是战新产业侧重于在跟跑阶段解决“卡脖子”问题,未来产业则侧重在领跑阶段探索“无人区”问题;二是未来产业的发展生命周期所处阶段早于战新产业;三是区别于战新产业“链式集聚”“集群发展”的路径,未来产业更多呈现出“点状布局”“突破发展”的特征;四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比战新产业更具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总体来说,“未来产业”是依靠颠覆性创新技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具有高度成长性、目前尚处于幼稚期但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其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育有望成为未来的战新产业、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记者:未来产业往往是投资周期较长、风险性较大的产业,如何让企业“敢做”?产业、科技、资本应该如何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产业集群成势成链?

邱英杰:在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战略引领、技术策源、开放容错、市场培育”等理念。一是突出“战略引领”,统筹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及重大创新资源配置,围绕打造“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等战略设想,以及发展海岛经济、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等使命任务,聚焦产业技术供给、发展模式路径、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适应珠海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系,“以点带面”推动海洋牧场示范区、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模都”等场景建设。

二是突出“技术策源”,从重视“技术集成”转向重视“从01”的前沿技术创新,加大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依托在珠高校院所,谋划建设一批聚焦珠海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珠海的优势产业资源、前沿技术向未来产业转化。

三是突出“开放容错”,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用好用足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率先探索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培育的新路径、新模式,对新技术、新业态实行更加弹性和包容性的监管模式,为珠海的未来产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是突出“市场培育”,从简单给予优惠向更加突出应用场景建设和早期市场培育转变,重点扶持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资金支持、风险补贴等手段对具备技术前瞻性的未来产业及其产品加以扶持。引导政府资金“耐心投”,鼓励社会资本“放心投”,建立健全面向未来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记者:当前中心城区已步入存量发展阶段,香洲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抓“科技回归都市”机遇。如何理解这一机遇背后的逻辑?

邱英杰:抢抓“科技回归都市”机遇的背后有着三方面逻辑。一是主城需要“破局突围”。作为珠海主城区,香洲产业创新基础扎实,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消费场景多元、应用场景丰富、需求场景充足的市场结构,其提出“科技回归都市”,实质是瞄准打造“超级科创孵化器”的目标,将“都市经济+创新科技”“需求拉动+场景驱动”“政策革新+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作为其破局突围的关键所在。

二是都市需要“两业融合”。“科技回归都市”,也隐含着“科技重塑都市制造业”的潜台词,这里的“重塑”可以从提高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以及更好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两方面来理解,即要在“实体经济立区、制造业强区”的大方向下,以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牵引,推动服务业赋能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创新型制造,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民生需要“科技赋能”。面向主城区高人口密度、交通拥挤、高房价、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及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等深层次社会问题,通过“科技回归都市”,能够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等领域的民生科技保障,加快构建智慧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治理框架,促进城市设计理念由“生产导向”向“创新导向”“生活导向”转变,打造更多高品质的公共交流空间,增强城市的开放包容文化属性,加快打造集都市产业、科技研发、高端居住于一体的产城融合新标杆。

 

*《拆解珠海未来产业①丨珠海超前布局“云上智城”,谋划城市产业弯道超车》

*《寸土寸金主城区如何破题未来产业?珠海香洲打造“硅巷模式”,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

编辑:陈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