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题研究>正文

【建国70周年特别报告】首都科技创新发展70年(三)——新形势、新要求、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12 05: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一、新形势与新要求


1、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北京要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群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发展要着眼全局、面向世界、带动整体,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新特征,立足当下的优势基础和条件,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全国和全球创新发展。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步走,北京要全方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也提出“三步走”的方针,第一步目标已经完成;第二步是到2020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第三步是到2030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优化,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距离国家科技创新第一阶段目标和北京科技创新第二阶段目标剩余不到一年时间,北京要结合自身优势,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延伸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优化领域、区域战略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基础研究,推进创新攻关。


3、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北京要抓好高精尖产业建设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到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布局,提升发展能级,让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期,北京要深度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北京要坚持创新引领,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深度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空间布局、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公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竞争环境。


5、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北京要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引领
       京津冀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区域发展战略,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正步入新阶段,经济、社会、环境融合日益紧密,发展的核心在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北京应作为区域核心,加快引领与河北、天津两地的创新协同发展,通过京津冀协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雄安新区建设为主导,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进一步推进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以新的功能区为载体,加快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


6、雄安新区处于建设初期,北京要提供创新资源助力发展

       2018年12月,国务院批复通过《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到要建设绿色低碳之城、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创建数字智能之城。当前,雄安新区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缺乏多方面的资源,特别是创新资源,需要依靠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给与支持。北京要积极推动与雄安新区之间在科研机构等科研领域的密切合作,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贡献科技研发优质资源;主动促进京内高校与雄安新区教育资源的融合,带动雄安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鼓励和支持服务于企业创新与运营的组织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为雄安新区企业提供创新方面的支持;面向雄安新区企业和机构开放共享北京科技条件资源,将北京各类创新平台扩展到雄安新区。


二、新思考


1、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有条件、有责任、有能力引领我国的原始创新,打造成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北京应瞄准前沿,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大力推动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掌握科技话语权。

2、构建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

       放眼全球,北京应加快实施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共建基础研究团队,加快科学家工作室建设,创新青年人才支持模式,形成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杰出研究人才队伍;着力搭建创新要素的融合与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家与投资人、科学家等深度合作,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


3、建设全球创新创业示范城

       北京要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示范城,加快发展高端创业孵化平台,构建集创业孵化、资本对接、营销服务等为一体的众创空间,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社区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广创新券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融资、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质量标准、科技咨询等机构改革,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争做创新体制改革先行者
       当前,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逐渐形成以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三城一区”主平台的建设为北京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多先行先试主体,促进北京创新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未来,北京要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各地的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提供先行先试经验,引领全国改革向纵深发展,争做全国创新体制改革先行者。

5、建造宜居宜业绿色发展之都
       北京要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方向,着力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之中,要高标准构筑经开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两轴三带”的高速路防护绿轴和沿河绿色生态休闲带;大力实施绿核放射、绿楔穿插,构筑生态簇城;充分发挥河湖水系与湿地在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强化分工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做强新城核心产业功能区,做优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圈,建设便利高效、宜业有活力、宜居有魅力的绿色发展之都。



*本文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完成,欢迎交流。联系方式cistds@cistds.org.cn。


编辑:文艺璇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在相应文章下留言,申请转载授权,同时注明您的公众号名称及ID。
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