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创新人才集聚区域
建国初期,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屈指可数,全职的科研人才更是寥寥无几。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1991年,北京市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22.8万人,占北京市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6%;到2016年,北京市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稳步增长到81万,占北京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6.5%。
如今,北京市已成为全国高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影响力全国领先。2005-2017年,北京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本科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从13.25%提升到23.55%。作为我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以来,已有3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20位来自北京,占比达64.5%,北京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具有绝对优势。
二、基础研发投入逐步提升,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高位
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2017年,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达1580亿元,是1996年的42亿元的37.6倍。北京市R&D投入强度从1996年的2.32%稳步提升到2017年的5.8%左右,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自2010年起,北京市R&D投入强度保持在5.8%左右,和日本、韩国等不相上下。
北京市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2017年,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达232.4亿元,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14.71%,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支出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应用研究经费达361.7亿元,占比22.90%;实验发展经费达985.6亿元,占比62.39%。
三、专利产出成果丰硕,知识产出贡献位居全国榜首
1985年,北京市共有专利申请1540件,其中发明专利754件,占比49%。2017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达19.6万件,是1985年的121倍,增幅显著。截至2017年末,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4.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5100多件。
1990年,北京市SCI/ISTP/EI科技论文数量共3473篇。2016年,北京市SCI/EI/CPCI-S科技论文数量达101170件,整体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北京市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占全国的24.6%。
四、技术市场发展逐步成熟,科技辐射引领能力不断提高
1990年,北京市技术合同共1858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0.3亿元。2017年,北京市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81266项,是1990年的4.4倍;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485.3亿元,是1990年的221倍。北京技术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对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北京对津冀的科技辐射日益增强,京津冀三省市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协同效应明显,引领我国科技创新集群发展,并向世界级城市集群进军。2014-2018年,北京市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9%,增长态势显著。
五、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园区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1995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为66.73%,占GDP比重为4.43%;到2017年,北京市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已经增加到6376.6亿元,占GDP比重达22.76%。2018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9%;其中,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4成,贡献率合计近7成。
2017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业总产值达10796亿元,总收入达53026亿元;科技型企业突破20万,日均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保有量达8989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一半,在全球仅次于硅谷。
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509.5亿元,增速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占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集聚包括奔驰、GE、拜耳、ABB、京东等8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1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美元。
六、创新创业引领全国,孵化机构与在孵企业蓬勃发展
1989年,北京地区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随后北京市的创业孵化市场迎来第一轮发展。1986年,中国境内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孵化机构也迎来了第二轮高速发展阶段,这时候民营创业孵化机构已经成为推动创孵发展的主力军。同年,北京市新创企业数量达17.81万家,较2013年增长了56.4%,日均新创企业490家。到2016年,北京市新创企业数量达到高峰,达22.19万家,日均新创企业超600家,北京市迎来创业的高峰期。
2018年,北京市共拥有孵化器152家,其中民营性质的孵化器占比超六成,有近万家初创企业在孵化器内成长、发展,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超2成。创孵载体的蓬勃发展,支撑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北京成为全球知名的创业之城。
七、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推动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6年,科技部先后共认定64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北京拥有103家,基地牵头承担多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极大地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自2011年,北京市科委推动搭建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目前经认定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经达495家,完善了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体系,成为助推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主力军。
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还体现在企业总部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高端研发机构的不断聚集。2018年,北京市已经是53家世界500强的总部所在地,且总数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到169家,苹果、索尼、特斯拉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将研发管理等高端环节放在北京,微软创投加速器、中美创新中心等国际顶级孵化器也加速在京聚集。
八、创新环境日益优化,首都科技创新生态逐步完善
2018年以来,北京市27个单位联合制定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形成“9+N”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营商环境,并涌现出许多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019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大幅提升,从78位提高到46位,北京功不可没。从世界银行的具体数据看,2003-2018年,北京市的营商环境指数逐年上升,年均增长2.46分,有力支撑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
*本文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完成,欢迎交流。联系方式cistds@cistds.org.cn。
编辑:文艺璇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在相应文章下留言,申请转载授权,同时注明您的公众号名称及ID。
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