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正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企业绿色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专家预计每年绿色投资缺口达1.7万亿元

发布时间:2017-07-07 07: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6日,以“金融助力绿色转型”为主题的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北京基金小镇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

       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企业绿色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对450家上市公司和700家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进行了排名。西部矿业、潍柴动力、海亮股份、广州发展等上市公司绿色排名居于前十。

       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论坛上指出,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绿色经济发展资金存在巨大缺口。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绿色投资缺口达1.7万亿元。

绿色企业排行榜出台

       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主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发布了《中国企业绿色评价研究》报告。据介绍,报告构建了由311个指标构成的中国企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并对450家上市公司和700家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进行了排名。

       此次报告发布了上市公司排行榜、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分别为西部矿业、潍柴动力、海亮股份、广州发展、中航动力、中国石油、云南白药、中国中车、包钢股份、豫光金铅。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绿色排名靠前的公司有奔驰汽车、新兴铸管、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等。

       关成华介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存在“一不足、三失衡”的问题,企业环境数据披露不足、数据严重缺失,不同区域企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企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同企业绿色发展不平衡。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多以定性描述为主,还是偏重于宣传自己的环保成绩,政府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明确的要求。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的数据也有很多指标缺失,我们设计了311个指标,实际上可用的指标只有30个左右,大量的数据无法获取。”关成华说。

       他表示,研究报告建议国家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尽快出台绿色发展战略,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绿色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为企业指明方向和任务;二是在绿色发展不同阶段应有不同政策导向。目前应该以强制为主,中期再逐渐过渡到市场调节为主,不能依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自觉自愿;三是尽快出台绿色评价标准和绿色核算制度,以及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监控管控制度以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下一步,绿色产业平台还将从企业绿色评价、企业绿色评级、绿色认证、企业绿色发展改进四个方面继续推进研究工作。

绿色金融体系促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金融在支持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学部召集人李晓西在论坛上表示,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效果的根本性转折提升。该体系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

       据介绍,过去两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提供了2000多亿元来支持环保、节能、新能源等绿色投资。根据环保部测算,今后5年内我国仅治理大气污染就需要1.7万亿元。在2014年的绿色投资中,政府财政占所需绿色投资的比重不超过20%,80%需要社会各方出资。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季晓南介绍,近年来绿色发展资金大量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金融环保绿色基金265只,绿色保险产品加速增长,保险公司共提供风险保障金263.73亿元。

       “绿色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重要一点就是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投融资决策中能充分考虑企业及其业态潜在的环境影响,考虑投资决策的环境风险与成本。”李晓西称。

       李晓西指出,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考虑企业和贷款项目的环境风险,对于一些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和项目应不予贷款支持;对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小的节能环保型绿色产业,则给予优惠贷款支持。

       “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将金融发展的问题暴露在人们面前,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金融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李晓西在谈及绿色金融对于金融业本身的影响时强调,“绿色金融体系有利于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该体系打破多年来传统的金融品种模式,形成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同时,绿色金融体系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非环保类尤其是污染类产业,虽然短期内可能有资金回笼,但长期来看,呆、坏、死账不可回避。支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从长期看,是规避环境风险的制度保证。”


绿色金融多重难题待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平介绍,2016年8月,七部委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季晓南表示,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绿色经济发展资金存在巨大缺口。保守估计,我国每年需要的绿色投资达两万亿元,但财政最多只能提供15%的资金,85%以上的预测投资需要其他资金给予补充。

       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季晓南表示,受金融“脱实向虚”现象的影响,许多社会资本追求短平快,追求高回报,而绿色项目具有前期投入较大,前期回报期较长,有些项目还具有高风险和低收益的特征。如何引导市场资本更多地投向绿色项目,希望能有更好的途径和平台。

       他举例说,最近接触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它涉及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但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不足。两家投资企业过去,都觉得风险较大,不愿意投资。

       此外,季晓南表示,绿色基金不能满足多层次绿色发展需要,绿色保险品种不够丰富。目前我国绿色保险产品主要针对石油、化工等行业设备的环境污染责任险,而涉及噪声污染、光污染、核污染等高污染行业项目的绿色产业研发和市场投入远远不够。“加快解决金融助推绿色发展面临的这些现实问题,有助于我国绿色金融取得新的发展,助推绿色经济取得更快发展。”季晓南说。

       张丽平认为,目前绿色金融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怎么确定规则标准。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是由政府推动,但实际上还是要市场化运作的,所以需要一套适合市场运作的规则和标准,搭建一个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

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在主题为“金融助力绿色转型”的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分论坛上,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需要再平衡。张岸元表示,当前中国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失衡的。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首先是指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指金融业自身发展过程当中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如何让金融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融合。

       张岸元谈到,中国金融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4.54%上升到2016年的9.98%,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张岸元认为,政府应使用包括贴息、完善监管在内的多种方式支持绿色金融发展,通过金融的资金支持,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伟东谈到,一些金融界人士预期银行营业收入和税后利润都可能出现明显下滑。一些中小城商行资产增速为负,利润增速为负。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机构自身暴露出过于依赖存贷利差、坏账上升等问题。银行急需调整盈利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胡伟东指出,金融面对互联网只有开放与合作才有真正的未来。金融机构需要调整新的盈利模式。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有近6万亿元规模,个人消费金融成为传统银行的突破口,也是影响传统银行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金融包括信用卡服务、小额信贷、第三方支付等,涵盖旅游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等多个方面。

       胡伟东谈到,立思辰利用公司在教育行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服务经验以及大数据技术,推出了教育金融服务平台,帮助商业银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校园金融服务产品。立思辰在宁夏的数据服务业务已经覆盖21个区县、2619所学校,服务6.3万名老师和104.1万名学生。

       大数据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受到与会专家、企业家的关注。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梅指出,金融科技的关键点是风控,而风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设备指纹等。

       融数金服CEO迟毓华提示,金融企业在做大数据治理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点,即数据不可知、数据不可控、数据不可取以及数据不可联。具体来看,企业很难知道企业内部与外部存在哪些可用数据,也不知道这些数据与业务开展的关系;数据不可控是从传统数据平台开始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用户即使知道自己业务所需要的是哪些数据,也不能便捷自助地拿到数据;企业拥有着海量数据,但企业数据知识之间的关联较弱。


雄安新区将成践行绿色发展典范

       6日下午召开的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环首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分论坛,由“绿色可持续发展下雄安新区经济建设的探讨”和“京津冀、雄安新区在绿色发展中的投资机遇”两个圆桌论坛共同组成。

       在联合国的积极倡导下,绿色发展已经是全球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企业绿色发展,发挥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功能,推动实体经济的提质增效,绿色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原则,它既是国际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主旨发言中就雄安新区如何践行绿色发展,提出了“七个新”:新机遇、新技术、新机构、新模式、新产业、新体系、新机制。他表示,雄安新区理应成为中国坚持和践行绿色发展的典范,促进雄安新区带动京津冀绿色发展。

       季晓南表示,不论是京津冀还是雄安新区,都酝酿着大量机遇,而金融产业是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金融助推绿色发展

       金融对整个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起了巨大作用,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大规模创造信用,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重大的价格发现等很多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功能。

       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中诚信国际董事总经理沈双波指出,绿色金融已经被大家炒得很热,绿色经济是万年大计。从2015年底发行第一只绿色债券,到现在中国市场已经发行了2757亿元绿色债券。对于企业来讲,绿色债券有几大好处:第一,比普通债券发行速度快;第二,有利率优势;第三,一些地区已经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对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都有补贴。

       需更多政策设计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亚太研究中心主任江濡山表示,目前金融助推生态环境遇到困境,第一,生态产业没有形成循环链,金融业难以推进;第二,对生态环境建设缺乏配套体系。

       他以美国污水处理举例,在美国很多家庭距离分散,城市公共设施普及不到,然而家庭、物流公司、污水处理厂、肥料公司和政府补贴共同形成了生态链的循环,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江濡山指出,目前雄安新区、白洋淀的居民生活垃圾以及中低端产业的淘汰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需要更好的政策设计。

       神州优车副总裁臧中堂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城市在开始发展和建设最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租赁汽车、共享汽车、电动车怎么停,造成了很多不便。而雄安新区未来在道路交通的规划、车辆出行等方面,应该提早做停车位规划,在政策设计上需要通盘考虑。

       针对绿色金融,民营企业能否享受到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问题,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执行会长李洪彦表示,国家一旦出台政策,应有这种导向。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编辑:于悦

链接:http://www.cs.com.cn/ssgs/gsxw/201707/t20170707_536139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