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6日的“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上,国资委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在6月初结束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中,曾发现近八成企业存在各类环境问题,这反映部分地方和企业环境保护“口号响亮,做起来挂空档”的情况。
他表示,处在困难期的中国企业如何处理好企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是一大考验,央企将在去除过剩产能、兼并重组、调整布局结构等问题上发挥绿色发展的表率作用。
在上述论坛上,季晓南表示,今年5月26日-6月1日,是国家环保部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的第七周,这一周内23个督查组检查了2459家企业和单位,发现1954家企业存在各类环境问题,占比近80%。而一年多来经过了三批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污染企业和单位15586家,罚款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职10426人,约谈12386人。
“这既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也映照出一些地方和企业环境保护‘喊起来口号响亮,做起来挂空档’的情况。”
他表示,中国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中任务相当艰巨,在当前的发展阶段,除了严格的督察和惩治以外,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体系,防止企业滥用“溢出效益”来破坏环境是急需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一体系需要让环境治理主体逐步多元化,使人人都成为绿色发展的监管对象,同时也是绿色发展的监管主体。
季晓南表示,当前,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如何处理加强环境治理与企业成本增加、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剧的矛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央企将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这取决于央企的行业分布,201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占70%左右,而中央企业70%的资产分布在高能耗、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煤炭、炼油、化工、有色等行业。
这些行业不但面临污染严重的问题,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兼并重组、调整布局结构和去产能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利于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央企在绿色发展中更具有科技与创新的实力和基础。季晓南表示,经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有146个,其中由中央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的就有101个,占比近70%,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来加以驱动。
季晓南表示,未来国有资本的投资和运营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将把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国有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于悦
链接:http://m.21jingji.com/article/20170707/herald/c66dceb722d150afddbd0dceba54d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