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正文

【媒体关注】发力“实验室经济”推动南海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9 11:00 作者:珠江时报 浏览量:

近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率队赴南海调研,先后走访了千灯湖创投小镇、三龙湾南海片区、丹灶仙湖实验室、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等地。他认为,南海实验室经济蔚然兴起,且初具规模。

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实验室经济”已成为南海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成功之道。近年来,南海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了一批与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水平实验室。按平台主体划分,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季华实验室、广东高校成果转化中心为代表的综合性实验室;二是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实验室,如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广东工业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三是以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洛客华南研发和供应链中心为代表的企业自建实验室。

在三龙湾南海片区调研时,工作人员介绍,季华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四大实验室之一,采用“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边转化”的方式。成立两年多来,季华实验室全职引进中科院院士1名、兼职院士12名,杰青、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32人,正高级职称134人;共引进海内外高端科研团队28个;累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2项,累计项目总经费5.53亿元;累计孵化高技术企业7家,并成立1支成果转化基金;以唯一申请人申请发明专利212件,累计共申请发明专利373件。

关成华认为,南海的实验室更像是孵化器或加速器,支持若干个科研团队或项目组在此开展研发工作。待某个团队或项目组的产品趋于成熟后,便会成立项目公司,将实验室成果进行转化。期间,实验室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的方式,在项目公司中占有股份,同时,还会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产业基金,对外进行投资和并购。

这种通过引进创新要素进行培育、在当地进行研发并转化的“实验室经济”模式,已不同于简单的招商引资或是对既有成果的直接转化。这样更接“地气”,也更具根植性,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人才方面,都利于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实验室成果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于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随后,关成华一行参观了丹灶仙湖实验室、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和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调研组从这些平台了解到,南海引进的实验室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实验室在建设初期接受财政补贴,以开展平台运营、人才引进和载体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虽起到主导作用却往往主动放权,让创新平台探索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市场化的道路。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科技赋能,南海的创新势能锐不可当。关成华点赞道:“南海创新体制灵活、创新活力十足,相信南海必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之路上大有可为!”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陈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