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专家热议“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27 12: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近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京举办“2019首科新年论坛”,次此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了北京市委讲师团副团长李志东、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王少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王玉海教授和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刁琳琳副教授就“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话题开展深度对话,现将各位专家的观点整理如下:


经济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质”的提升

李志东,北京市委讲师团副团长

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是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焦点,首都的发展现在就处在“质变”的阶段。

自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北京之后,原来的“集聚资源求发展”演变为了“疏解整治促提升”。通过这四年的实践,北京确实也经历了很多困难,而在疏解过程完结后,怎么样实现京津翼地区的高精尖的产业结构,怎么用好这些资源,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创新来驱动,也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才能实现整个经济转型,所以创新既是手段,也是结果,更是方法,这是一个核心的方面。

如何实现创新?《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显示近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排头兵,这也是全国把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目前,北京面临形势逼人、任务逼人和挑战逼人这三个问题。

从科技创新环境来讲,包括深圳、杭州等其他中小型城市在内,北京地区创新资源富集。但是如何能够在国内外的城市中体现我们北京的独特性和独创性?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科研体制来讲,具体的微观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一些相互抵触、不贯通的情况,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块,人才体制完善和人才引流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北京来说,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良好创新生态,从以政府为主导,变成自主运转、自主循环,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典型性事例说明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

杨璞,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门头沟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过程中,确实做了很多努力。由于门头沟创新要素缺乏、产业结构薄弱,作为转型升级的园区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功能时,做了很多的工作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比如在人才服务方面,配租人才公寓、开通创业人才大巴、组织集中招聘会等,解决人才创业、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需求,总之围绕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推动创新要素资源集聚。门头沟园提出了“优化环境面、关注产业线、聚焦精准点”的产业服务工作体系,就是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营造公平优质的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特色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同时提出以“当期经济贡献、远期发展潜力”两个维度评价的矩阵模型,更加关注经济贡献大、创新强度高的高精尖企业,并给予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和支持,做到点线面的立体化服务。

我们希望,在产业转型发展的初期,通过发挥政府之手破解“市场失灵”,使得这一京西的科技园能够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形成一个可以内生自发增长的产业集群,更好地融入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中。


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做”

王少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

从经济学角度讲,高质量发展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就是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高速度并不意味着低质量,高质量也并不意味着每年都是低速度。美国经济发展很成熟,有些年度也有百分之五点几的高速增长。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意味着有的地区发展将侧重高质量,有的地区发展则侧重高速度。

北京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定位准确,成绩显著。北京现在通过减量发展,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使创新成为北京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有利于促进北京发展质量的提高。这一过程涉及到效率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和生态环境转换等方面。对此,政府应在创新基础机制建设方面发挥关键性引导作用,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自我创新。首先是政府服务治理理念的落实,应更多地用服务的理念去推动工作,放开手让企业家科学家去创新。其次,政府需着力推动制度创新,如要素市场化、公平税制、明晰产权、产权保护、完善法治等,降低企业家、科学家这些创新主体创新的制度成本,提高创新收益,发挥激励创新的作用。政府不再为企业家、科学家“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做主,从而切实让市场在决定创新方向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王玉海,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

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两头表现来衡量,一头是它的驱动因素,就是科技创新,另一头是它的表现,也就是要落地,落地就是要落到产业经济上,结合北京可具体体现为高精尖产业结构。这样,高质量发展就呈现为从动力到发展、从核心要素到产业实体、从数量累积到质量提升的转化进程,才能够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撑和客观效果。

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由内在驱动到外在表现可以描述为这样一个进程:科技创新是经济驱动的核心要素,这一要素驱动首先体现为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又形成产业体系的创新和结构的创升级,即产业层面上的创新,而这种产业的创新又延伸成为整体产业生态的创新和体制环境的创新;反过来,体制改革从竞争环境上去促进产业、促进产品、促进要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体制机制。

关于高精尖产业结构特征的界定可以概括成三个优势和四大特性。三个优势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最核心的创新优势。四大特性就是具有创新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特性。

高精尖经济的衡量可以通过五个维度来评判,这五个维度是科技创新度、财税贡献度、产业集聚度、地区辐射度和环境友好度。


三地科技人才一体化

刁琳琳,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三地概念在2014年提出协同发展时就已提出,2015年又专门出了三地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意见以及三地人才一体化的意见。发展到现在,真正的三地人才在顶层设计层面目标同向,真正拧成一股绳的统筹机制还是非常欠缺的,更多的是部门之间的合作领域,还有一些分散项目的对接和合作。

人才政策一定要“大同小异”。“大同”即整体性上一定要追求一致性,三地人才的立足点在于建立科技人才高效一体化的机制,包括顶层设计层面的梳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或者管理委员会负责运营这件事情,但现在还是一个短板,而且在整体政策上还是一个盲区。“小异”就是要注重每个区域政策的差异性。以天津为例,天津从2016年开始就非常关注人才的发展,发布了海河计划、海河工程和人才绿卡,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天津的政策跟北京的政策在某种层面已经形成了一种竞争,并不是互补。尽管北京同津冀的创新合作日益密切,但津冀作为北京的创新合作伙伴,地位并不稳定。以前河北对北京的输送人才占比较高,但最近几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跨区域流动使得河北作为京津人才供给地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

现在三地人才的合作创新机制黏性不够,导致区域人才流动不足。统计数据显示,中关村科技成果只有4%是在京津冀地区转化的,而这4%中的80%是在距离北京30公里范围内实现转化的,就是说河北周边正在形成一个空档区,而怎么去弥补这个差异,必须要切实关注。

产业园区共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包括中关村在雄安新区设立的雄安新区科技园、曹妃甸示范园区、“通武廊”人才特区等都是很好的抓手。如何把细节落实到实处,很多方面还需努力。可借鉴的是天津市整建制企业落地后,职工可以实现本地社保化,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


编辑:笑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