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关成华:基于首都地位和超大城市特征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考

发布时间:2016-12-02 04:00 作者:关成华 浏览量:
       由于城市所在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不同,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也不一致,所以世界各国的创新中心城市往往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体现着各国创新体系和创新要素的禀赋差异以及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北京是超大城市、国家首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的战略区位、城市功能和发展使命。

一、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立足超大城市特征

       北京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世界级超大城市,与全球其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大都市相比,北京仍处于城市化质量提升阶段,创新需求和创新产品的市场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嵌入全球产业链和城市网络,以外需为主,在部分低端环节形成比较优势后,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或利用科技创新优势,直接面向外部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获取较高的增加值。而就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巨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潜力的内需市场,对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影响十分显著。

       一方面,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在外部市场上获得发展机会,更能够在巨大的本地市场上实现占得先机;另一方面,超大城市人口众多、文化多元、经济发展水平高,同时北京城市发展中也存在着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病”,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强烈,还能够催生大量原生创新型产业发展,推动新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超大城市特征这决定了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不同单个园区或中小城市,而应该是综合系统集成的城市创新。

       所以,北京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并不是简单地把北京变成美国的“硅谷”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也不能单纯的用国内外园区或中小城市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建设结果,而需要结合自身城市实际,探索超大城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之路。现阶段,一方面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挖掘城市发展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另一方面,特别需要重视建立开放创新平台和机制,发挥超大城市人才集聚优势,通过专业智库运营,围绕科技、产业、社会、生态四大领域,开展问题导向的开放创新活动,征集、分析、梳理、推广创新观点和技术方案,激发社会公众智慧,服务创新中心建设。

二、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凸显首都地位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这一城市定位决定了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性。一方面,北京是国家科技创新资源的集中地。北京集聚了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的精华与精锐,分布于中央各个部委和众多国有企业及国有部门,还有涉及军事和国防高精尖技术的科研力量,承担着大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拥有不同于其他省区和城市的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北京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北京科技创新发展从一开始就关乎全国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法律法规的实施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北京在我国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着全国性的示范引领作用。

       因此,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不能单纯的同国内其他省市进行简单比较,而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首都地位,在体现首都特色、服务首都功能方面加以谋划。重点要强化富有首都特色的创新发展体系构建,重视中央和北京市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突出“首都特色”和“首都优势”;同时完善首都科技创新发展评价体系,重视北京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创新发展的监测与衡量,突出北京在城市创新驱动能力建设、空间创新体系构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进展,注重北京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评价。

三、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勇担国家使命

       从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来看,全球的资源、要素和人类活动越来越趋向优势区位集中,富有竞争力特别是富有科技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将更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所依附的空间载体集成趋势明显,科技创新往往集中于那些主导本国发展和影响全球经济的中心城市。由于科技创新资源的高度流动性和科研活动的空间集聚性,谁拥有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谁就能最大程度吸引全球创新要素,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因此,积极谋划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全球化使得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枢纽和中国国际交往的中心,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分工,分享全球科技创新成果。作为国家的首都,北京是中国众多重大创新的策源地,是中国前沿创新的领跑者,肩负着集中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文化和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历史使命。

       因此,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应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做好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排头兵。一是积极实施全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根据产业特点,统筹北京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专业智库、科技企业,共同面向国际,组建全球高校、企业、智库等专业创新联盟。二是重点开展“城市间”的合作项目,与纽约、柏林、伦敦、波士顿等国际创新城市进行合作,通过全球创新枢纽互联互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三是为全球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创业签证”,鼓励外国人才来北京创新创业,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性的人才高地。四是主办全球创新智库峰会、全球创新“挑战赛”等全球性活动,提升北京乃至中国在创新理念和战略领域的“话语权”,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潮流。


编辑:杨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