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城市品牌化理论与实践快速兴起,被公认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城市品牌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对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品牌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
(一)科技创新品牌
品牌不能从一个维度看,它是一个立体结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职业立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看法。从营销的角度看,品牌是一种战术、一种博弈;从金融角度看,品牌可以理解为一种资产,可以抵押、质押和变现;有的管理学者认为,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更有地区决策者或企业决策者把品牌作为一项战略,比如三星公司原本是日本的代工厂,它的决策者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压力,决定打出自己的品牌,加入与索尼、松下的竞争,最终我们见证了一个巨头的崛起。
谈到品牌背后的顾客,科技创新品牌背后是科学家、创新团队、企业家、精英界、政府和其他需求者,他们是直接主体或间接主体。此外,品牌对于一个地区还有背书功能。对于城市来说,科技创新品牌在全球创新体系、区域创新、创新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地位,在企业品牌中则有原创级效应。从法律角度看,品牌是一个无形资产权利的保护和维护,是法律概念、管理概念,也是管理策略,要把每一个维度的功能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一提品牌就要说产品,品牌要有产品和服务的实质性支撑,要有产品力。现在很多品牌非常注重宣传,但这占战术的很少一部分,它不能构成单独的维度,因此品牌是不等同于宣传的。
对于城市科技创新品牌也应有相同的认识,就是要有整体观念、城市观念、高质量发展观念。科技创新品牌与文化品牌、旅游品牌不同,一个城市一旦拥有科技创新品牌,就是一个引领趋势的城市、一个拥有未来的城市,比如旧金山、斯德哥尔摩等。
(二)如何打造城市科创品牌
打造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科创品牌,首先要有结构化意识,包括产品结构、发展的目标结构、治理结构等等。从目标结构来说,有的城市有大院大所、高校资源,而且行政级别也比较高,而更多的城市可能缺乏这样的资源,但是创新发展对它们来说是同样非常重要。
其次,城市科创品牌要在国家创新战略以及区域创新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个必要的路径。科技创新品牌定位逻辑要从国家、区域到城市,从治理角度要有组织、有管理、有推广。同时,科创品牌又是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其结构体系包括科技创新的故事、优秀的产业。有些城市不仅有高科技产品甚至还有大国重器;完善的政策体系/平台、典型的应用场景、明星科技企业和人物乃至城市IP体系等。
第三,如果把科创品牌作为城市品牌的子品牌来看,它实际上还有至少五个子品牌与其并行。即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旅游品牌、城市投资品牌、城市宜居品牌和城市开放品牌。所以要把科创品牌作为一个核心,五个平行维度的子品牌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谈及一个城市不能把文化、旅游、投资、宜居等与科创分开,它是一个城市品质特色的整体。比如引进大院大所、科研机构、国内的高校中科院研究室等,有这种包容、多元、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让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文旅是科创品牌的人气场,宜居和产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而开放则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产业相当于筋骨,宜居相当于容貌,而科创品牌就相当于眼睛。眼睛是灵魂的窗口、思想的窗口、境界的窗口,所以一个城市是不是有灵气、有未来、有潜力,看它的科创品牌就能看出来。
第四,城市的发展跟科创品牌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要打造一个创新城市,就要在城市的方方面面都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功能、场景、载体、文化来做创新的协同建设和联动。从方法上来讲,就是从文旅、产业、科创、宜居、开放五个维度拓展,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品牌深化是科技创新的话语权,结合这个时代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也就是做好了高质量发展。
(三)若干工作机制构想
第一,科技创新涉及到诸多主体,政府、园区、企业、社会组织等等,包括科技领域的一些融媒体,都有可能成为主体,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做这些事情,但是要通过专门的组织做品牌推广,这个组织要有治理机制,可组织工作坊或研讨会,定期讨论,制定阶段性计划,找出挑战和解决方法。
第二,要规划科创品牌的愿景、目标、时间表、路线图以及联动策略。要结合城市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把这种策略、路径规划出来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三,重点品牌的画像。首先将品牌画像作为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设立LOGO、口号、广告语、数字人、虚拟形象代言、IP打造等方式去建立画像。
第四,科技创新方面的人物、企业、园区、机构,以及城市科创IP的海选、评选、表彰活动也是很重要的。
第五,科技创新的数字资产管理。这涉及到大数据资产、各种各样无形资产管理。
第六,做好科技创新的国内外交流活动,作为打造科创品牌,与城市品牌结合,从讲好城市故事的角度。这区别于以往的科技交流、科技合作,其中媒体的互动式传播非常重要。例如,哈尔滨和凡尔赛在社交媒体上的联动就是互动共创的一个效应。
第七,智库合作。各类智库报告,包括首科院的《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等,对北京的科技创新品牌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产品。要监测品牌的发展,要有反馈、有改进,如果能出专门的科技创新品牌报告就更好了,对地方品牌建设更有利。
就像人们买产品一样,有品牌的产品和没有品牌的产品对我们购买决策差异非常大。有很多企业的很多产品都是盲测,就像海尔在20年前,拿掉牌子跟几个洋品牌比,虽然技术不落后,但是这20年也没有完全追平,这就是品牌。如果一个城市决心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改变城市命运,那就需要把品牌作为战略性抓手。
*本文作者刘彦平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内容整理自作者在“2024首科新年论坛”的主旨演讲,征求作者同意后发布。
编辑:陈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