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统筹考虑五大关系,破解首都创新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0-08-07 04: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自从北京2014年被中央批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来,科技创新工作以三城一区为中心任务,开拓了新的局面。在看到各方面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必须正视前行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认真研究,精准施策。

       本文分析了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中的地位,同时梳理出了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产业创新实力不足、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学研联合等难题。基于首都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格局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于2016年4月批准《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国发〔2016〕23号),同年9月批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6〕 52号文),赋予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任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粤港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至此,国内三大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格局已然形成,北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01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目前科技资源总量、科技成果等方面指标仍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伴随着其他省市的快速发展,北京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影响力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

02  区域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国际上看,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源于区域性经济中心,创新中心形成后又为区域发展特别是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硅谷对应的是旧金山湾区,东京对应的是东京都市圈,伦敦对应的是大伦敦地区。

       我国则形成了由北京、上海与深圳等三个创新枢纽城市对应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战略区域的新形势。三个区域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创新网络和平台建设,开创了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5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截至目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对京津冀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还没有见到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效应不明显,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没有明显增长,占全国比重略有下降;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呈现下降趋势。


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

       北京市于2017年12月发布了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文件将目标瞄准2020年,确立了重点任务和措施,战略布局已非常清晰,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调动和充分整合首都创新资源,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以下发展难题:

01  产业创新实力不足难题

       只有占据产业高端,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当前,北京产业创新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都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2017年北京市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618.4亿元,这一数字占全市的比重为39.2%,比2015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但是,横向来看,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浙江(90.9%)、广东(87.4%)、江苏(87.2%)、天津(69.9%)、上海(59.7%)。

       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高居全国各城市之首。2017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万家,占全国的比例为12.5%。但是企业平均规模比较小,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够高。从收入利润率指标看,北京是7.5%,刚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低于深圳(8.3%)、上海(8.6%)、浙江(14.9%)。

       从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内部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指标看,北京为2.77%,低于上海(2.86%)、天津(3.35%)、广东(3.72%)。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自2013年以来连年下降,由2.3%下降到1.7%。

02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难题

       据统计,2017年北京322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只有1192家,仅占总数的36.9%。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0.8%。(江苏省这一指标是42.7%)。

       北京工业企业对于引进技术缺乏消化吸收,无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至2017年,北京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673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286亿元,占全国比例由2009年的5.8%下降到2017年的0.8%。2017年北京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69.1亿元,占全市的17.0%,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经费投入是其3.4倍。

03  产学研联合难题

       2017年北京市高校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额中来自政府的占67.5%、来自企业的占29.7%,科研机构的这一比例分别为86.2%和3.5%;与之相对应,企业的87%来自企业,来自政府的仅为4.1%。

       这组数字表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对政府投入存在着较大的依存度,影响了他们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这方面经费支持主要来自政府,隔离了他们与产业界的关系。

       2017年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到0.5%,应用研究也只有3.2%。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这方面的比例为0.3%和5.2%。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试验研究紧密相连,如果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没有更早和更深层面介入基础研究,那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对策与建议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做到巩固优势,扬长避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三城一区的关系。

第二,核心区与外围地区的关系。

第三,北京与雄安新区的关系。

第四,处理好北京与天津、河北的关系。

第五,处理好北京与上海、深圳等创新枢纽城市的关系。

       处理好上述关系,核心是解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用好手里的资金和政策,引导市场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试验研究协同发展,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

01  加强统筹协调,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发利用创新资源

一、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

       在战略规划的国家层面,要实现中央的核心要求和部署,应对北京、上海两个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和重大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包括重点学科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国家实验室布局等,当然允许在具体研究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有所交叉,适度竞争。

       对于三大中心,首先要落实好中央的要求,积极服务好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对于雄安新区,在科技创新层面,应明确建设雄安科学城,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共同形成四大极点。

       在规划制订工作中,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依托专业智库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如没有保密问题对外公布战略规划,使之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发动各界深入参与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中期和实施评估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二、完善高层组织协调机制

       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格局中,跨部门、跨区域、跨体制资源整合的要求高,任务繁重。北京已建立了多种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逐步建立了系列推进机制。要落实好共建协议,只依靠政府常态机制来统筹协调科技创新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成立三城一区建设工作推进委员会、北京与雄安新区科技创新推进委员会、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委员会。

       委员会在架构上,除了相关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外,还要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负责人、企业家、专家等方面代表,就科技创新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研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三、探索建立京津冀联合资金支持模式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需要在科技计划层面建立起联动机制。共同发力,才能解决顽疾,实现突破。第一,京津冀地方政府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可以支持三地企业跨地区承担科研任务;第二,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部署,三地科技行政部门设立协同发展专项组织联合项目,通过共同立项支持的方式,打通从研发、成果中试放大到产业化的链条,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从而促进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三,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母基金,引导、吸收三地企业参与成立重点战略领域子基金,通过基金的方式促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紧密结合,带动京津冀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02  瞄准薄弱环节,塑造以源头创新为目标的产学研联合新生态

一、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向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首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一贯之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积极研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和社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问题。第一,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建设,探索企业共享和优先转化创新成果的新机制。第二,继续推广“联合基金”模式,密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第三,支持大企业开展基础研究。

二、支撑升级京津冀制造业

       首都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制造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应成为吸纳首都一流科技成果的重要阵地。支持现有的制造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线,提升智能制造能力,转化适合在北京发展的科技成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大企业(集团)适宜在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以高效率的产出抵消高成本,降低高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高效益和绿色制造,同时为原始性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提供配套服务。

三、打造新型研发机构

       探索建立一种事业体制与市场体制相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北京已有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同创新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要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自由流动,通过建立新的创新平台,一方面积极承担国家科研攻关重大任务,一方面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形成产学研联合新生态,实现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建设的生力军。

03  做强科技服务业,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北京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科技服务业是北京高精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业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重大问题与挑战、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的关键因素。

一、促进科技服务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

       当前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也不能除外。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试验研究,从成果的研发、中试放大到生产应用,各个层面、各个链条都离不开检测、检验、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支撑。

北京作为科技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辐射服务全国也是责任所在。为此,北京科技服务业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一定要进一步市场化和专业化。第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二,加强标准化建设。第三,加强行业自律工作。

二、依靠科技服务业打造首都高精尖经济

       在城市疏解的背景下,让科技服务业成为带动首都经济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第一,大力发展研发产业。形成一大批具有全国一流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并获得较高的技术性收入。第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各链条的强化,营造科技创业的空间,打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渠道,架设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使北京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智慧经济的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引领区。

三、依靠科技服务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服务业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第一,实现科技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服务信息网络。第二,鼓励北京优秀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创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托管专业园区,促进北京科技成果在天津、河北的转化和产业化。第三,鼓励三地科技服务业加强专业技术研讨交流和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升区域科技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本文来源于《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第八章“首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作者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原北京市科委科宣处调研员张星。文章经整理,欲了解详情,请联络cistds@cistds.org.cn。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