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题研究>正文

【专题研究】《The Economist 》发布:珠三角——皇冠上的明珠

发布时间:2017-05-31 05: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在2017年4月8日-15日期的《The Economist》中,一篇题为《Special Report: Jewel in the Crown》的文章受到了我们的关注。我们认为文章对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分析和观点颇具价值,因此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编译和整理。

一、珠三角产业转型的新路径

       中国的珠三角因其强大的制造业闻名于世——发达国家的产业经验与珠三角地区低廉的人力成本相结合,将货物出口至世界各地,并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现如今,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正遭受考验,国内日渐短缺的人力资源与最低工资的上涨驱使着更多的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转移到人力成本更低廉的印度与东南亚地区,发达国家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速率减少了他们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事实上,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鞋业与低端纺织业已将工厂迁移出珠三角,搬到中国内地或东南亚。不少企业虽然留下,但也准备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为廉价的地区投资建厂。

       然而,这种趋势并未削弱珠三角的区位重要性,相反,它更凸显了该地区的区域优势。随着工厂迁移的脚步,珠三角形成了一个更具弹性的区域生产网络,被誉为亚洲工厂。珠三角地区存在着完备的产业链,涉及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此外,这片区域凭借着集聚于此的众多供应商、中间商以及熟练工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生态系统,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系统将继续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珠三角也因其日益强大的创新能力而备受瞩目。文章称,中国没有创新能力这一观点有待商榷,根据萨塞克斯大学与欧盟委员会相关机构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出口商品的平均产品附加值达到了76%(欧盟为87%),这一数据也得到了世界银行的相关佐证。

       中国很大一部分创新是由珠三角的企业实现的,它们一直在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转移。过去完全依赖进口技术和配件的当地公司已经开始致力于自主创新,而过去单纯利用珠三角劳动力的外企也开始关注这里的创新力。如今,整个珠三角已逐渐成为一个先进的制造业集群。

二、创新——深圳蜕变之路

       以深圳为例,这个城市已从山寨之区蜕变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城。研究深圳创新的最佳途径是通过深圳创新型企业的视角进行研究。华为和腾讯——两家中国最具创造力的跨国企业的总部就设立于此,这里吸引了许多热衷于研发新技术的企业家,众多跨国公司也纷纷在深圳设立办事处,以便紧跟最新趋势。

       深圳的研发支出占深圳GDP的4%以上,两倍于中国大陆平均水平,在南山区这一比例超过6%。深圳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和许多国内专利不同,国际专利通常质量很高)超过法国和英国

       在未来,深圳有可能演化为下一个硅谷。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迈瑞公司总裁陈明和说:“根据公司多年经验来看,硅谷的研究员与中国本土研究员的关系已经由师生关系转化为相互学习的关系,尽管西方的研究员能产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本土研究员开发新技术的速度更胜一筹。”

       华为公司的崛起是深圳创新能力的一大有力佐证。这个靠生产电信器材起家的企业现已成为智能手机及云计算行业的中流砥柱。15%的公司年收入被华为投入研发领域,这一比例甚至高于苹果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占华为员工总数的45%。同时,华为在全世界建立了数十个研发中心,并与众多世界一流大学与跨国机构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编织了一张全球创新网。

       华为的投入得到了回报。公司拥有的高质量国际专利,堪称利润制造机。此外,在尖端技术方面,华为与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并驾齐驱,处于5G技术的最前端;其连接机器与云端的协议已成为世界标准。

       最近,数百名学者和律师齐聚深圳,参加由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关于“创新、包容与秩序”的研讨会。在会上,正当北京来的学者强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时,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徐友军语出惊人,认为深圳的成功源于其有利于打破计划经济框架束缚的政策。

       他认为,“人力资源是深圳经济增长的最大推手。”深圳对人口的自由流动几乎不做限制,用工合同条件亦显宽松,不歧视外来人口。北京学者与当地官员对深圳经济发展截然不同的看法解释了当地的企业家们是怎样极具颠覆性地把深圳改造成了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城市。

       从1980年至2016年,深圳市的实际GDP以每年22%的速度上涨,时至今日,这一数值已达到2万亿人民币。深圳市南山区坐拥总市值近4000亿美元的共计125家上市公司,该区的人均收入已超过香港。尽管比起拥有众多一流大学的北京,深圳只有少数几所不知名的高校,但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依然源源不断涌向这座城市,深圳市人口中的毕业生占比甚至超过北京。

       深圳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鼓励开放创新。在西方,企业创新通常以一个秘密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而在深圳,任何人都可以带着想法来,把它变成样品,经过测试、制造,再以合理的价格推入市场。最初,许多深圳工厂的创新方式是对西方产品进行仿制,这一行为广遭诟病。而现在,这些山寨者们已经转型成为合作型,强学习能力型的供应商和工厂,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成为强大经济生态系统的一环。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李大维认为,相较于硅谷只关注发达国家的问题,中国的创新者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对从保健、治污业到银行业等多方面问题的经济实惠解决方案。

       深圳已经成为世界硬件企业家之都。Navi Cohen是加拿大初创公司Revols的联合创始人之一,Revols主要从事价格亲民的头戴式耳机的研发。这家公司曾尝试在蒙特利尔研发产品,但进展缓慢、成本高昂。迁入深圳后,得益于工厂低廉成本与高生产力,公司已开始生产运营。

       近年来,深圳最成功的初创公司非大疆莫属,该公司通过制造商用飞行器,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创始人汪滔与他1500人的研发团队为无人机的相机研发创造重要零件。目前,大疆公司已占据过半数的小型民用飞行器市场。

       文章认为,深圳经验有力驳斥了“中国抄袭”这个过气的流言,这里已经成为全球硬件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的驱动引擎,这里的企业家们正在打造全新的产业,助力珠三角迎接新的经济挑战。


编译:陈瑾、刘偲扬、于悦

注:本文来自《The Economist》杂志2017年4月8日-15日期文章《Special Report: Jewel in the Crown》。文章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编译,省略部分内容,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邮箱:cistds@cistds.org.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