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指数评估>正文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7”之创新环境

发布时间:2017-04-27 02: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创新环境主要反映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保障。创新环境下设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国际交流四个二级指标,具体细化为14个三级指标,共占总指标权重的20%。

       政策环境是指政府为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这些政策法规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对创新能力的促进和提升。人文环境重点强调整个社会的创新氛围和对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养越高,表明这个地区对创新的基础就越强,创新的氛围也就越浓厚。同时,一个地区对于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投入越高,越能表明这一地区对创新软环境就越重视。生活环境主要评测一个地区的民生状况和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活水平和宜居的生活环境将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国际交流主要评测一个地区与全球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合作的积极程度,是全球视野下开展科技创新程度的一个评测维度。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氛围能够促进先进知识的传播,使得该地区获得更好的技术与合作机会,从而使科技创新站在更高的视野。 

图1  创新环境各二级指标得分


       从测算结果看,首都创新环境指数大幅增长,创新环境发展良好,得分从2011年的88.66分增长到2015年的97.82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具体到各二级指标:政策环境得分从2011到2015年有所增长,得分从97.16分增长到110.94分,该指标在2012年得分破百,并一直保持至今。2011-2015年,首都人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文环境指标得分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四年间得分增长了19.96分,年均增长4.99分。2015年,该指标得分108.9,同比增长8.9%,达到“十二五”时期新高。生活环境指标近两年略有下降,但得分总体保持稳定,从2011年的76.26分增长到2015年的81.79分,年均增长1.38分。2011年-2015年,国际交流指标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2015年该指标得分比上年提高2.64分。

一、改革力度加强,创新政策持续优化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发布实施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针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8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大改革举措。

       2016年,北京市政府实施了《“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具体指标和重点任务。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国家实验室、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大科学城、中关村示范区等四大抓手,指出要着力优化促进创新的政策环境,统筹构建创新政策体系,用政策创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二、政府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支出持续上升,经费管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首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从2011年的183.0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287.8亿元,年均增长26.18亿元,支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1-2015年,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支出占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不断增加,2015年,占比为2.61%,该指标增长平稳。

 

图2  2011-2015年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支出占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


       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政策,优化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贯彻落实《北京市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文件对相关的规定、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制定了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赋予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权、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服务水平五项突破性改革政策。 

三、科普资源不断丰富,科普场馆达到三位数

       2011-2015年,北京地区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达到101个,科技馆、科学技术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09.78万平方米,创建社区科普体验厅50家。人均科普经费提升到46.0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8元。

       “十二五”时期,政府投入的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34.38元上升到2015年的55.42元。北京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时期,人均科普经费社会筹集额将达到50元、万人拥有科普展厅面积达到260平方米、打造30部以上在社会上有影响力、高水平的原创科普作品等,着力建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图3  2011-2015年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拥有量和人均科普专项经费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北京仍需以区域协同的胸怀和国际合作的视野谋划科普新篇章、创新科普体制机制、挖掘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的科技资源。

四、地均轨道交通里程达新高,道路交通智能化得到应用

       2015年,北京市地均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达到0.034米,依旧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4公里,并没有达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所计划的660公里,这一方面依旧有待提高 。2013年首都开始设计建设国内第一条全国产化的车辆和控制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线(燕房线),预计2017年开通。

       截止到2016年7月,本市道路交通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北京实时公交”覆盖了611条线路,站点3.3万个,道路移动式3D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系统投入应用,已完成8000余公里的道路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

 

图4  2011-2015年地均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


五、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基地达370家

       2011年,北京开始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前五届共有国际40多个国家,国内32个省的代表参加,达成合作意向1000余项,签约项目100余项,超过560亿元人民币的签约金额。2011年至今,北京已认定的国际合作基地共370家,涵盖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0个重点领域。2015年,基地单位与53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共开展了486个合作项目,引入外资15.48亿。《2015年度北京技术市场报告》显示,北京技术出口到30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发达国家的合同占出口合同总额比例为31.8%,比2011年上升15.1%,但国外技术引进金额有所下降,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

 

图5  2011-2015年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


       “十三五”时期,市政府将探索开展外籍科学家参与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试点,鼓励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境外技术和品牌收购,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全球产业竞争。


编辑:于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