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突破制度约束 留住首都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17-01-10 12:17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将北京建设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环节。近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7首都“创新人”大数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当前,制度约束已成为影响首都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应将北京的疏解功能与完善治理结合起来,在当下与未来之间作出公平合理的权衡取舍,建设包容性社会,通过“好的治理”实现人才“好的发展”。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表示,该《报告》运用大数据工具和方法对首都创新人群的规模、结构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生活在首都北京的“创新人”的三大特征、面临的三重挑战,并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城市给出了政策建议。

  特征:北京创新人才总量巨大“职住分离”

  《报告》研究发现,居住于北京的“创新人”规模为320多万,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14.8%。其中,平均每7个北京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创新人”,总数超过了硅谷所在地——旧金山湾区三大城市(旧金山、圣荷西和奥克兰)的总人口之和。

  “创新人”在人口的结构特征中,性别差距并不明显,男女性别结构为57.7∶42.3,男性略占优势,但女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年龄结构看,主要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占比为77.7%。

  在空间特征上,工作地集中特点明显,“职住分离”现象严重。“创新人”的工作地在城市中心区域(海淀、朝阳、东城、西城、丰台)集聚效应显著。居住地则相对分散,东城、西城等城区工作属性明显强于居住属性,昌平、通州等城区居住属性明显强于工作属性。

  挑战:北京创新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但北京的创新人才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创新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本增长要求很高,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22.61%,从绝对量上看,大幅落后于美国东西两个创新中心城市——波士顿市和旧金山市,其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分别高达46.6%和55.2%。而2000年北京常住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仅为14.81%,15年间仅增加了7.8%,增幅也落后于波士顿市和旧金山市。而未来北京的“创新人”需求仍然旺盛。

  《报告》指出,从供给角度来看,首都“创新人”还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一个是近年北京对外地“创新人”的吸纳在减缓,另一个是由此带来的“创新人”老龄化的挑战。在未来5年内,首都“创新人”60岁以上占比将上升为11%,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面临供给压力。

  此外,目前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成本较高。从通勤时间来看,23.3%的首都“创新人”单程通勤时间在一小时以上,14.3%的首都“创新人”单程通勤时间超过80分钟。在此基础上,仅以经济损失核算,以交通成本为例,首都“创新人”每年通勤时间造成潜在经济损失约为1300亿元,超过2014年全国一半左右的地级市和西藏自治区一年的GDP。

  最后,制度约束是影响首都“创新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外地户籍“创新人”是首都“创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创新人”中外来人口比例占56.4%。但是,近年来取得户籍的首都“创新人”比例呈现下滑趋势,“户籍鸿沟”已经影响了北京对外来“创新人”的吸引力。

  建议:突破制度约束,促进包容性发展

  针对以上北京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报告》也给出了四项建议。

  一是要意识到人才即财富,创新需要构建多样性的创新团队,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应重新界定创新人才,有“大人才”的视野,合理评估自身的人才优势,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分工合作、各展所长,才能实现首都创新发展。

  二是要意识到知识即资本,要加强教育、培训、健康多元投入,提升城市人力资本质量。应利用好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教育资源富足的优势,为创新人才提供多种教育、培训机会,使他们变得更加有技能和效率。

  三是要意识到城市即居民,要动态考量创新人群需求,以需求促供给,改善城市创新环境。对于城市而言,居民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资源,应让基础设施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基础设施服务。尽管现阶段城市规模的急剧发展对城市短期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应该看到,城市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增加,其带来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不能因为需求旺盛而限制供给,而应利用需求引导和增加供给。

  四是意识到治理即服务,要以人为本,提升治理能力,突破制度约束,通过“好的治理”实现“好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外来人口对于北京的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外来人口的流入不是城市的负担,而是城市经济繁荣的主要源泉。未来,北京应将疏解功能与完善治理相结合,以服务创新人才发展为核心,完善治理机制,在当下与未来之间作出公平合理的权衡取舍,消弭“户籍鸿沟”,推进福利均等,建设包容性社会,增加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发展目标和理念的共识和认同感,以“好的治理”实现“好的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编辑:杨爽

链接:http://jjsb.cet.com.cn/show_48139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