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正式发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1”。此次研讨会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合作举办。
图1:关成华院长发布报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明确了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北京要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加强“五子”联动,关键要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第一子”。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简称“首科指数”)是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团队,研究开发的一套具有首都特色,全面翔实、客观公正地评价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首科指数”自2012年开始发布,通过“大数据、新数据、解数据”的方式来“看过去、察当前、谋未来”,从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四个维度,全方位地分析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研判问题,总结规律,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一、数读“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1”
当前,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契机,正在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据显示,自2005年至2020年,首科指数总指数从60分增长至162.11分,整体增幅达170.18%,1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6.90%,并且每年保持正增长。“十三五”期间,首科指数从2016年的125.33分增长至2020年的162.11分,整体增幅为29.34%,略低于“十二五”期间的30.07%。总体判断,首都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攀高,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推进。
2020年首科指数得分同比增长4.33%,为近五年最低增幅,其同比增幅较上一年下降1.88%。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和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疫情对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期冲击效应十分明显。随着疫情的持续,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从中长期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将面临更多风险。为此,北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科技突围现有困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二、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突出特征
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当前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四个突出特征。
一是大量头部企业集聚,创新资源规模质量突出。2020年,北京拥有93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到2.6万亿,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43.3%。根据《财富》杂志统计,2021年,北京拥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与世界其它城市相比,具有显著集聚优势。
二是制度创新不断突破,创新发展政策环境突出。2020年以来,北京紧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强制度创新、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五新”行动方案,发布高精尖产业规划,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
三是科技引领转型升级,创新成果产出绩效突出。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6万件,比上年增长18.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6件,比上年增加24件。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3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创新成果正在助推北京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四是技术交易蓬勃发展,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突出。近年来,北京科技创新的辐射影响能力不断提升,技术交易生态体系建设持续呈现新气象。2020年,北京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4万余项,成交额突破6300亿元,同比增长10.9%。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000余项,成交额347.0亿元,增长22.7%。
三、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具有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但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发展需求,依然任重而道远。课题组提出,当前,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创新发展的短板尚需进一步补足。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跟踪式研究居多,开拓性研究较少。2020年,北京研发投入总量为2300多亿,总量较高,但从投入结构来看,对基础研究环节的投入相对不足,仅为16.04%。此外,根据《2019国际科技创新数据洞见》报告,北京的平均标准化论文影响力在全球20个创新城市中仅排名第18位,说明北京的学术生产总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鸿沟,跟踪式研究居多,开拓性研究较少。
二是科技人才结构性缺口比较突出,国际科技人才合作困难重重。虽然北京拥有雄厚的人才基数,但关键核心领域人才缺口依然较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等诸多新兴技术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尚为缺乏。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6167人入围,北京仅有274人,占比仅为4.4%。当前,受逆全球化思维及疫情的影响,北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合作将面临更多难题。
三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结构性脱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流向本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不足3成。可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比例偏低是当前北京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创新的主力军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相对偏低,造成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构性脱节。
四是京津冀协同创新仍需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效率亟需提升。目前,京津冀三地虽然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各自的主导产业,但未能形成基于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分工,区域协作网络综合密度不高,跨区域地方政府协作程度也有待加强。
五是疫情影响或长期持续,严重影响北京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根据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对50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有海外业务的企业约210余家,其中有69%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海外业务出现延后或停滞现象。世卫组织的预测,疫情影响或将长期持续。因此,如何突破疫情阻隔,进一步融入全球网络也是北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与建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报告提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大胆创新,坚持首善标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探索走出新路子,建成制度创新高地,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好科研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二是建立健全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多主体支持为辅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保障;三是加快构建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和创新生态,多措并举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高地;四是坚持以信任为前提,持续深化科技经费和项目管理方式改革,赋予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五是加快推进“三城一区”科技合作机制创新,突破各类制度层面的制约和障碍,形成创新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人员交流顺通的科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六是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风口,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孕育新经济;七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元主体高效协同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着力释放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动能;八是建设京津冀产业加速共同体,构建“研发共同投入,产业化共同受益”合作机制,推进产业创新协同;九是强化全球科技创新精准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在专家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了深入研讨。
图2: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研究员认为,首科院研究工作细致深入,连续十年发布首科指数报告,积淀深厚,意义深远。其次,首科院除智库研究外,其业务延展到了创业孵化、产业基金、创新教育等多个领域,研究院可以将研究成果深入实业,并指导实践落地,这是首科院区别与其他智库的典型特征。再次,本次发布的首科报告2021,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反映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对于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图3: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研究员认为,首科指数研究坚持十年,详尽地描绘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脉络,未来,首科指数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制度创新、创新服务等北京关键核心问题的探讨,同时,在指标体系优化中应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加强对高价值专利、数字经济、“双碳”问题等前沿热点领域的关注。
图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赵弘认为,首科指数报告历经十年,指数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一是报告本身站位高,站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个视角来审视北京科技创新资源、环境、服务和绩效,既总结发展成绩又分析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报告。二是报告客观全面,既评价了北京市整体科技创新的情况,又对北京市各城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进行重点分析,对各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未来,希望首科指数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横向对标,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多建议。
图5: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赵弘
此次研讨会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支持,新华社、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经济参考报、北京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城市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澎湃、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国际在线、搜狐、和讯网、中国产经新闻报等媒体对《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进行了关注和报道。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