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日,在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处(市科委)指导下,在北京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支持下,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主办的第2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暨第28期首科·创新汇通过在线视频会议方式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北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开了深入地探讨。
本次沙龙以“北京应如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题,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主持研讨。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志、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海林,聚焦新基建、数字经济、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围绕北京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优势和短板展开讨论,并为北京更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基建窗口期北京应统筹布局,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关成华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水平现代化的提升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助力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升级发展。
北京新基建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北京拥有良好的经济和通信基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规模优势,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国领先,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北京大数据相关产业或外迁布局,北京新基建产业人才存在缺口。
推进北京新基建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顶层设计层面,研究制定针对性支持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技术引领层面,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网络支撑层面,积极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投资促进层面,创新投资运营模式,建立多渠道资金扶持体系;人才建设层面,建设多层次培养体系,吸引新基建产业尖端人才。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任福君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首先,要对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有清醒地判断。要学习理解好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两会的新精神,准确把握当下我们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和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
其次,摸清楚基础和现状。对北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和具备的条件等情况,应该采用定性的和定量的描述,用数据和案例说话,有可信度。一是基础和成效都比较明显,二是要客观实事求是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三是应该把握的新机遇。
第三,本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谋划好十四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等,创造相应的保障条件。
最后,要与科创中心、三城一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衔接好,避免片面求新求大求洋,避免造成空中楼阁的后果。树立品牌意识,建设先进创新文化,形成北京特色产业。抓住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之机,乘势而上,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双创经验和模式,支撑北京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北京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上要有大的转变
陈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疫情对产业分化造成了巨大影响,各产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对产业转型方面的需求逐渐加大,另一方面医药健康产业也将进入极具关注的发展领域。北京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上要有大的转变,归纳为四个关键词即“聚焦”“融合”“突破”和“以人为本”。
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为两翼,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其他高精尖产业为支撑的格局。
融合:鼓励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数字经济。
突破:在关键环节上提高发展水平,在关键点上有所体现,有所担当。
以人为本: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提高对民生发展的考量,包括群众医疗健康、生活环境等。
北京要以“三城一区”建设为发展主阵地,以“中关村科学城”为发展主轴,由北至南,打通北京市新兴产业的创新廊道,梳理清晰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在京津冀范围内,针对“十四五”期间的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所谋划,利用好天津、河北的优势;注重新兴产业的产业生态建设,提高对平台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支持度。同时,提高对服务业创新工作的重视度,尤其是在金融业、文化产业以及科技服务业领域。
新形势下既要拥抱机遇,也要直面挑战
秦海林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中美关系也步入新时期,在疫情治理的大背景下,北京选择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定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则。从未来产业本身和发展规律来看,未来产业是要转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与聚焦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主体相契合。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北京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将未来产业纳入规划,确定未来产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从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北京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完备,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为新兴产业提供好的条件优势;企业比较活跃,企业技术资本融合度高,比较容易产生新的模式;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城市医药建设等有较多的应用场景,新业态更容易落地。
北京面临的挑战:第一,如何构建完善的机制来推动5G运用、人工智能运用并实现价值?第二,保产业链的稳定就要保证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限制和阻碍未来产业发展。第三,需要统筹考虑新技术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统一标准,会造成资源的重复和过剩。最后,北京推动产业发展,要提升产业治理能力,这也是国家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 将继续围绕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工作开展调研和研讨,广泛组织政产学研商各界协同参与,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在相应文章下留言,申请转载授权,同时注明您的公众号名称及ID。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