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中国孵化器的痛点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7-12-20 02: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几十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孵化器为培育创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创业成功率、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7年,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30周年。借鉴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孵化器发展道路,取得了不少成绩。有感于此,我就孵化器建设发展管理服务以及未来的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创办运营孵化器的九个要点

创办和运营一个企业孵化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这是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注意九个方面。

第一,可行性研究。这是创办一个孵化器的第一步,需要研究可行的商业模式,可用资源,运营目标,客户是谁、在哪里、如何吸引过来,以及孵化器的管理架构等等。在正式启动创办运营一个机构之前,进行系统的可研,应当是个常识。可惜,认真这样做的,很少。

第二,区位。与许多生意一样,孵化器的选址很重要。当然不是“风水”,主要应当考虑孵化器的潜在客户,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社区状况怎样等等。

第三,集聚。我一直认为这是孵化器的精髓。孵化器在内部,要形成创业者的有机集聚,形成创业文化,让创业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如此吸引质量越来越高的创业者。在外部,孵化器要形成创业资源的集聚。我常问这个问题:孵化器所承诺给创业者的一长串服务清单中,创业者若不到孵化器里,能不能得到那些资源?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孵化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或者孵化器为什么能吸引到创业者呢?是因为在孵化器里面的创业者能够“一下子”得到那些资源,节约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而孵化器之所以有这个功能,就是由于其集聚效应。

第四,价值。孵化器必须在提供基础服务之外,有增值服务服务的能力。当然,增值服务和基础服务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处于变动之中。比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新创企业提供一部直拨电话,甚至一步“分机”(“90”后们恐怕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都是很牛的增值服务了。而现在,无线通信都是基础服务的标配。

第五,网络化。一个孵化器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孵化器网络,发挥着规范行业发展、整合行业资源的作用。

第六,盈利。不管是营利性的还是公益性的孵化器,都必须解决其盈利问题,不然无法持续运营。在中国孵化器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孵化器应当是公益的还是营利的”激烈的争论。

第七,细分领域垂直孵化。综合性的孵化器将逐渐式微,聚焦细分领域、构建产业生态的孵化器将大展宏图。例如洪泰智造工场,例如埃米空间。

第八,循序渐进。大到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小到孵化器的准入门槛,都需要在孵化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力戒急躁,才能渐入佳境。

第九,团队。孵化器的经理,应当是一个有专业技术背景和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团队应当具备某一个或两个方面的强大实力,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但不可能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资源,因此外包是经常发生的。那种自身什么独特的能力都没有,而且不善于整合资源的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结局可想而知。

二、当前中国孵化器的八个痛点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毋庸置疑的成绩。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使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以为,当前的痛点在八个方面。

1、利益机制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关系。就国有的孵化器来说,这是常态,孵化器的经营团队难以在孵化器的发展中得到恰当的激励,特别是物质激励。即使是民营的,有些孵化器的老板和运营团队(其他)成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发展利益共享的机制。其二,许多孵化器与创业者之间,“共生”的利益关系并没有建立。最坏的一种,孵化器与创业者之间就是房东(或二房东)与租户之间的关系。好一些的,用增值服务来连接彼此。其实,最好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孵化器是在孵企业的股东,若有些在孵企业还是孵化器的股东,那才叫来劲。

2、结构与模式单一。在有些地方,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结构趋同,商业模式不健全、盈利模式单一,创新不足。一些新近转向创业孵化行业的房地产企业,尚未把握创业孵化的精髓,存在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的路径依赖,往往重资产、轻服务,重建设、轻培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社会资源的嵌入及整合不足。

3、孵化器的过载体化。孵化器动辄拥有过万米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平米的空间,数百家上千家企业入驻。一方面,难以对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孵化服务,使得孵化器的市场影响打折扣;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房租收入,增值服务特别是投资融资服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日子还能过,但未来发展乏力,终会被市场淘汰。

4、众创空间的盈利难。许多人对众创空间的理解过于简单,以为在形态上就是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在内容上就是论坛+讲座+路演,在模式上就是活动做得热热闹闹,足以得到政府的关注、拿到政府的补贴奖励。众创空间,跟孵化器一样,得找到自己的确定的盈利模式,方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国总体上看,众创空间是亏损的,尽管额度并不大。

5、缺人。最近两三年,呼啦啦猛然生出这么多的孵化机构,十来万人涌入这个行业,人力资源的匮乏可想而知。从微观层面也能看到,孵化器、众创空间里面合格的人才极其缺乏。

6、缺资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孵化器的。有些人以为做平台型的公司比做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要容易,其实恰恰相反。孵化器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拥有比别人多的创业服务资源,而且具有强大的整合资源的能力。有的团队,做一个单个的企业尚且吃力,怎么能做好一个孵化器呢?

7、行业整合不足。二十年前,我加入了由火炬中心主导、全国30家孵化器发起的一个立志服务于中国孵化器行业的公司,失败了。我觉得,原因之一是时机不对。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有了万把家的孵化机构、四五百亿的收入、几十万人的队伍,但全国性的行业服务机构付之阙如。同时,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也还在期盼之中。

8、欠谋划。虽然孵化器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发布,相信会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孵化器发展的全国布局上,仍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深入研究,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推进。在地域上,不同地区对孵化器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地方市场体系健全、市场力量强大,有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创业意识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如何发挥孵化器独特优势,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宏观统筹;在产业上,如何利用孵化器促进新兴产业的生长、助力传统产业的升级,也要加强引导、指导和服务,以利孵化器合理的产业布局。

以上提到的痛点,有的是个体的,有的是行业的;有的是表层的,有的是深层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诚望大家多批评多讨论。

三、未来中国孵化器的七个“激点”

激点,就是触及、触动,就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应之点。对于中国的孵化器,我想,未来至少有这么几个点,将得到市场、社会、政府的关注,取得突破、产生影响,也成为创业孵化强国的重要特征。

1、国有孵化器建立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运行机制。

以往30年,大量的国有孵化器积累了庞大的创业孵化资源,包括场地、人力资源、资本,主要是由于体制原因,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不高。

未来,在经济比较发达、市场力量比较强大的地方,国有孵化器将可望采用公私合营或者私有化的形式,突破体制障碍,真正市场化地运营孵化器。如这些难以操作,亦可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形式,激发孵化器经营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创业孵化绩效。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创业孵化领域仍然市场失灵,国有的机构、公共资金,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但运营机制上要做好设计,让操作运营孵化器的人感到有奔头。

2、产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我们一直翻译为企业孵化器,其实译成产业孵化器,也未尝不可。产业孵化,有别于企业孵化,是以一个产业为孵化对象,或是把一个尚未出现的产业孵化出来,或是把一个幼稚的新兴产业孵化成熟。未来,中国会产生一大批以产业孵化为己任的孵化器,特别是那些科学产业孵化器。

3、专业孵化器。

我的看法,未来的孵化器,多数将是聚焦于某一个技术领域或者产业的。随着技术创业的门槛提高,产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个人或团队的知识、能力、资源相对来说越来越狭窄(或曰专业化),创业者对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资源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专业技术孵化器惟有具备完善的专业孵化资源,包括技术平台、技术服务团队、特定技术偏好的风险投资、特定领域的市场营销等等,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

类似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孵化器,也可看作专业孵化器,比如留学人员创业园,比如目前的许多众创空间其实是专门面向年轻人的,比如妇女创业孵化器、少数民族创业孵化器、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器等等。

4、加速器。

中国的加速器有两种类型,一是介于孵化器和科技园之间的,服务于企业的规模扩张期,通常是创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员工数量大幅增加,办公和生产场地需求加大,销售收入大幅提高。此时,相较于孵化器,加速器提供的服务和扶持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中国的从业者将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既不同于孵化器又不同于科技园的加速器运营模式。

另外一类是美国模式的加速器,企业在这个阶段,并不一定是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而是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我一直认为,这种加速器与孵化器的孵化对象、基本服务内容、商业模式,都基本一致,只是时间更短、资源投入强度更大、效益更好。未来,这种类型的加速器在中国将有长足的发展。

5、大企业投资运营孵化器。

这种模式对大企业的好处,现在慢慢地被大家所了解、认可,一些大企业特别是超大型的央企,正在筹划创办孵化器。这样的孵化器,一来可以吸引同行业中的新创企业加入自己的阵营,通过技术转移、团队移植、企业并购,为大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并将未来可能的行业颠覆者收入囊中。二来可以扶持企业内部创业,增强企业活力和对员工的吸引力。

大企业创办运营孵化器,有天生的优势,不需要多讲,前面提到的专业孵化器、产业孵化器都已经涉及到。一大批中国的大企业进入孵化器这个行业,将是一个壮观的景象。

6、跨境孵化。

在旧金山建立一个孵化平台,投资、孵化当地新创企业,条件成熟的时候将其引入中国,继续进行以本地化为特征的孵化或加速,孵化器适时推出并获得利益,将是跨境加速的一个典型场景。另外一个方向,由中国向外国,或者同时多向--在中国预孵化然后推向多个其他国家的创业孵化,将是另外一些场景。

7、行业整合。

20年前,一些先行者就在尝试中国孵化器行业的整合,但显然时机并不成熟。今天,全国有七八千家创业孵化机构,它们有四五百亿的销售收入、十几万的从业人员,孵化着几十万家的科技企业,行业足够大了,而且孵化机构和在孵企业都有更强烈的对外部资源的需求。

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一批全国性的行业服务机构,一些区域性的孵化行业协作组织,一些细分产业的孵化集团,都将很快建立运作起来。相对分散、资源不足、能力受限的这些孵化器,已经创造了不俗的孵化业绩,有了充分的基于市场的同时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的行业资源整合,中国的创业孵化行业必将产生更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

四、孵化器经理人的六种素养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组织,“成人达己”既是其理念,又是其模式。“成人”者,帮助人创业成功,培育扶持产业发展。“达己”,则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孵化器和孵化器经理人的市场与社会价值。因此,孵化器有别于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也有别于慈善机构等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的机构。相应地,孵化器的经理人也应具备更加多样的素养。

1、社会活动能力。

孵化器经理首先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孵化器承诺给创业者提供所需要的所有支持和服务,但每一个孵化器,由于自身资源、能力等局限,只能直接提供有限的东西,另外的更多的创业需求如何满足呢?只能靠其它社会资源的接入,让别人帮忙来完成这些任务。孵化器经理得长袖善舞,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随时随地精准链接需要的资源。

也许有孵化器经理会争辩:我为什么要承诺给创业者那么多东西?当你和创业者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你就恨不得把月亮摘给TA呢。

2、企业家精神。

从历史上看,孵化器这个行业,一直在不断地迭代,不善于创新的孵化器,一定走不远。作为个体的孵化器,不管是公益性的还是营利性的,都要有恰当的商业模式,才能可持续发展。孵化器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以创业的心态来运营孵化器,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更重要的,孵化器经理人每天与企业家打交道,包括内部的年轻的创业者、外部的大企业与投资机构管理者等等,若没有不惧失败勇于创新开放开明的心态和气质,没法混啊。

3、知识积累。

在知识爆炸年代里面的新一代创业者,大多知识面比较广,与他们打交道,不容易。做创业孵化,涉及的领域、事情、人,实在是复杂,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很难胜任。我觉得,除了一般性的知识以外,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都是需要的。

4、专业历练。

我之前提到过,专业性的孵化器,将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社会的追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孵化器的经理人,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历练,包括接受过专业或行业的教育,做过行业的宏观管理,在行业的大公司或创业公司工作过,等等。在一个行当里面干过,才可能掌握这个行当的规律,有这个行当的资源,才能帮助好这个行当的创业者。

5、国际视野。

全球化,不管特朗普们什么态度,是已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人员技术资本信息的国际流动、研究开发的国际化、企业发展的全球化、跨国的创业及其孵化,在今天都是司空见惯的。若想让自己的孵化器发挥更大的作用,孵化器经理在思考、谋划、布局的每个环节,都要着眼于国际竞争和国际资源整合。

6、情结。

情怀,可能是更恰当的词,但这个词好像最近几年被玩坏了。我想,孵化器经理人应当有这样一种情结:以助人为生。不单单是助人为乐,而是从心底里觉得企业孵化器这种模式、这种事业,恰恰能够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换句话说,我想要的生活样式,想得到的心理满足,想得到的社会地位、经济回报等等社会认可,正好可以通过创办经营一个或者一些好的孵化器来实现。做孵化器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选择自己喜爱的事情来作为职业,幸福。

五、政府在孵化器建设中的五个作用

过去30年,中国各级政府在孵化器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未来孵化器的发展中,政府(指的是“大政府”,既包括行政机构,也包括执政党、立法机构等)将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我考虑,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顶层设计

首先是立法。我们有就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法等与创业相关的法律,但似乎还缺一部“创业促进法”。在公益性孵化器的定位上,如同其它一些公益性社会组织,还缺乏法律支撑。

其次是战略。我觉得,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创业经济时代,我们应当提出、确立国家创业战略,以创业拉动创新,以创业推动体制改革,以创业带动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在孵化器的发展战略层面,政府也责无旁贷。

规划是战略的一种体现,以往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将来可考虑在孵化器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方面,做更多的研究与规划指导。

2、出好政策

在中央层面,专门针对孵化器的政策,当前主要是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孵化器的税收支持,未来可考虑适当降低政策门槛,同时出台面向新型创业孵化机构的专门税收政策。地方的政策比较多,最近两三年尤其多,大都很实,真金白银,但不全是好的,有些简单粗暴的政策,实际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扭曲误导。

出“好的”政策,其实挺难。需要时时倾听“好的”孵化器的声音,需要“好的”政策形成、施行、评价、反馈机制,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3、改善环境。

我们常说,孵化器也需要孵化。孵化孵化器的,是社会环境,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环境。政治的体制机制,以及由此决定的对民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的满足程度,自然是政府直接把握的。教育,是政府大有作为的地方,如何让我们的青年少年很早就接受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培育,事关重大。经济体制上,如何真正把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同等看待,也只能由政府来解套。

4、发动与规范市场

“双创”热闹了这么几年,政府“煽风点火”,掀起创业热浪,功不可没。目前,市场是不是完全被发动起来了呢?还没有。大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多数还没有投身到创业和创业孵化中。研究开发机构,创业孵化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政府应当运用政策手段,包括施加必要的压力,进一步发动市场。

创业孵化行业当前的大发展状况,给行业规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如何协调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在准入、标准、评价等方面有更大作为,是个重要的课题。

5、直接组织

政府有的时候还得当运动员。在中央政府层面,全国性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发挥作用,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全球性行业协调促进,还有空间;地方层面,在那些欠发达地区,政府直接参与创业孵化机构的创办运营,一段时间内还有必要;在有些新兴的幼稚产业,政府的有形之手仍可作为。

六、中国孵化器的四种形态

关于中国孵化器这30年来的形态或模式,众说纷纭,我听到最“远”的,是5.0模式。其实,我知道,说几点零的,对1.0是怎样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凭感觉来认定。

我觉得,中国的孵化器,大致有四种形态或者说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形态,即是时间上的继起,又在空间上并存。换句话说,几种形态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交替出现的,在当下,几种形态在全国不同的区域都可以看到。同时,这些形态的分类,仅仅是相对的,并没有哪一种形态是纯而又纯的。

第一种,初级服务。有一句话一定要说清楚,中国孵化器的所谓1.0模式,绝对不是从房地产开始。事实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建立之初是没有房子的,运气不错,借到了部队的营房。最初的几年,孵化器只是有编制,没钱没房。我曾服务过的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89年成立,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几年后才有房子。

这一阶段的孵化器,都是国有的新机构,为完成创办者的任务目标,也为自身的生存,孵化器为创业者和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政策导入、技术转移、市场对接等等基础性的初级的服务。这一阶段的孵化器经营者,是第一代孵化器的创业人,吃了很多苦,做了艰难的探索。

这中间,孵化器行业曾经激烈争论:中国的孵化器,是不是一定要有房子?

第二种,以提供物理空间为基础的服务。1992年,成都、天津的创业中心开始有了自己的房子。同年,国家科委在北京牡丹宾馆召开创业中心工作会议,大家达成共识,要“有窝孵化”,大家纷纷想办法建房子,为创业者提供以物理空间为主的基础服务。

这种模式下,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的都有经营空间和共享空间,大部分是低价的,为创业者降低了成本。同时,提供程控电话、打印、复印等等商业服务。这样的模式,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今天,很多房地产出身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经营者,其业务模式大致如此。

第三种,增值服务。2010年以后,随着新一代创业者需求的提升以及孵化器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民营的市场化创业孵化机构的兴起,一批孵化器开始重视对企业的增值服务。导师制度开始建立,咨询、培训、融资服务开始增加,股权投资业务成为许多孵化器的标配。

2014年之后,众创空间热潮到来,轻载体、重服务成为新的时尚,一些轻资产的创业孵化机构开始在新三板挂牌,甚至登陆创业板。

第四种,生态体系建设。孵化器就应该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最近两年,一批创业孵化机构开始着重构建创业生态体系。

其特点,一是聚焦特定产业,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连接创新链的各类主体。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提供物理空间,提供增值服务,提供直接投资,为创业者提供真正全方位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扶持。三是与创业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建立股权关系,大家是“一伙的”,"成人达己"的孵化器理念落地了。四是全球化。很多孵化器为满足在孵企业的需求,也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全球化时代,开始国际链接。

生态体系建设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七、孵化器生态系统三要素

按照我的定义,孵化器是一种专为扶持新建小企业特别是新建科技型小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体系,它以一些建筑和(或)设施为依托,由一支精干的管理-服务团队将与小企业生长相关的社会资源有效组合,服务于创业者成长的初始阶段。

这个定义主要针对科技型孵化器。这里面,我最想强调的,是“体系”,这一点,有别于其它人或机构对孵化器的定义。这个定义是20年前提出的,用今天的语言,“体系”可以用“生态系统”来代替。就是说,孵化器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好的孵化器,要致力于建立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

前几天去Plug & Play (简称PNP)中国总部参观学习,很受启发。他们提出“PNP开放式创新‘三角定律’”,在其孵化体系中,创业项目、资本、大企业,三者之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

描述一个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创业者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把创业者作为系统的作用对象。我倾向于后者。

简单说,系统就是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孵化器特别是科技型孵化器的生态系统,自然涉及许许多多的要素,研发、产品化、市场、投资、融资、专利、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有三个:技术、资本、产业。

技术。不单是有新的技术源源不断地供给创业企业,更重要的,是有供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化、产品验证的技术平台,以及指导服务支撑团队。一批研发检验检测以及小规模量产的仪器、设备,与一个能够给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撑的队伍,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孵化器花大钱买了设施设备(或者是自有的),但没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来帮助使用这些物理设施的创业者。要知道,在技术高度分化细化的今天,即使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也有许多技术盲区,需要人提供帮助。

资本。这个最容易理解。资本,既是创业者所需,也是孵化器所需。投资给创业者,用自有资金,或用自己运营的基金,或者由合作者投资,是孵化器的必备功能。在创业者需求的长长的单子上,钱,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许多创业者有一个错觉,只要有了钱,其它的都不是事儿。如果孵化器不能给钱,你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难以得到创业者的赞许。钱是润滑剂,它让孵化器的另外一些服务更容易实现,也更值钱。

产业。创业和创业孵化,需要产业的支持。大企业首当其冲,它可以购买创业企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创业者和孵化器的变现机会),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销售网络、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品牌等等向创业者开放(大企业做创业孵化的机会)。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提供者,如强制检测检疫、技术标准、行业研究等等机构,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产业协同性组织,也很重要。

按照三要素的分析,谁最适合来发起设立、运营孵化器呢?

研究开发机构,如大学、独立研究机构,是一种,但主要由于体制原因,参与创业孵化的还很少,做得好的就更少。

投资公司开办的孵化器,现在渐渐的多起来,也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力。这类孵化器,要紧的在于对创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资本固然重要,但仅仅有资本还远远不够。

大企业办孵化器,我是说真正去办孵化器,还很少。我觉得,所有的机构里面,大企业是最容易做孵化器的。现在主要是一些房地产类的大企业,借鉴孵化器的模式或者打着孵化器的旗号来开拓新业务,而实业型大企业参与的很少。中国的一批大企业纷纷建立创业孵化机构,将是全世界创业者的福音,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

八、孵化器的二重性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孵化器具有二重属性:既是政策工具,又是营利手段。

世界上第一家孵化器的出现,纯属偶然,那是1959年贝特维亚小镇上的一个故事。但当上世界八十年代各国政府、社团、大学等等开始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推广孵化器模式的时候,孵化器被当作很好的政策工具,而在2000年前后,孵化器的营利属性开始显现。

我接触到最早关于政策工具的阐述,是R.拉卡卡先生的。1996年,天津创业中心组织翻译他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其中比较了支持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类型的政策、措施,结论是:孵化器是物美价廉的政策工具。我那时参与了一点点这个工作,校了一稿,记得很清楚的,初译中,常常把孵化器的单位译作“座”或者“台”,真的是把孵化器当作一种设备了。

孵化器作为政策工具,可以用来扶持特定人群、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特定产业等等。在这方面,我看,中国是做得最好的,以色列其次。

中国在引进孵化器这种模式之初,就把它当作“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利器。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孵化器基本上都是科技型的,即只孵化培育科技企业。三十年来,孵化器一直是民营企业生长的摇篮。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利用孵化器来扶持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也曾经在天津出现过支持妇女创业的孵化器。

其实,作为政策工具,孵化器的能量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即使在“双创”潮中,用途也还是比较狭窄。未来,在孵化、扶持新生产业和幼稚产业,以及支持特定人群等方面,孵化器定会大展宏图。

孵化器作为营利手段受到关注,始于2000年前后。在互联网热潮中,美国一批营利型孵化器推波助澜,小批量、短时间、深度地大规模地注入资源,让创业过程变得非常短促,让孵化器的盈利非常显著。就是在那个时候,美国人把这类孵化器称做加速器。Idea lab!是一个典型,李开复先生创办的创新工场,大致是将其作为原型。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之后,这类孵化器遭受打击,但很快恢复过来。现在比较活跃的美国的YC、德国的Rocket等等,盈利能力都很强。

中国的营利型孵化器产生于本世纪初,民营的孵化器,一上来就是营利性的,这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孵化器行业的结构和形态。

我考虑,孵化器这样的二重性,或者换个表述,社会性和经济性,是天然的。这两面是相对立的,以哪一面为追求目标,决定了一个机构的属性、样式、绩效;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又是同一的,有了好的经济效益,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

认识、思考孵化器的二重性,对于政策制订者、孵化器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是很有必要的。

九、一个全球智能孵化网络

创业,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几十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孵化器为培育创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动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在加强,产业和经济发展必须依托国际资源、面向全球市场,跨国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但是,创业者、中小企业缺乏利用国际创新创业资源的渠道和能力,创业孵化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跨国孵化存在障碍,大公司寻找、评价、投资于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需求难以满足,投资、孵化、服务、创业等主体间的融合还没有实现,全球性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还未见雏形。

这些问题,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全世界大公司、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创业企业、孵化器的广泛便捷交流和智能精准融合,就可望得以解决。

因此,建设一个全球性的创业孵化网络,实在是必要必须的。我把这个网络,名之为“全球智能孵化网络”(WIIN,World Intelligent Incubation Network)。

WIIN是什么?

是创业孵化的赋能者。全世界的创业孵化机构,将在社会资源接入、融资投资、运营规范、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支撑,孵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大企业得以便利地介入创业活动,增强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各类主体高效互动融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是全球创业的智能孵化平台。世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创业孵化产业迎来了变革的机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在创业需求与孵化资源之间实现快速精准智能匹配,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大幅提升创业孵化效率,推动产业生成和发展。

是新时代全球创业孵化领域的行业组织。这是依托中国力量、面向中国需求、实现中国战略的国际组织。将争取联合国、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为各国创业孵化机构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展全球创业孵化机构之间、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创业孵化机构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融合发展。开展创业孵化的行业研究、行业评价。

WIIN提供什么呢?

交流融合的“广场”。数以万计经过优选的创业企业、大公司、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孵化器,向WIIN智能平台自主提交经营信息、提出数据需求,平台的数据搜索、智能匹配功能,将使每个机构有充分的机会被发现、被需要、得到满足。年度的全球创业孵会峰会和各高成长产业的专业聚会,将提供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

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利用智能平台的自主数据、各类第三方数据(包括技术项目数据、行业信息数据、创新战略数据、专利数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据、孵化机构统计数据等)和各类交易的反馈数据,借助技术与经济评价、企业与产业评估、绿色企业评级、孵化器评级等方法和工具,平台将为大公司、投资机构、孵化器、政府部门提供深度匹配、国际市场进入、咨询、中介、培训等定制化服务。

以产业生态为基础的投资。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密集的互动交融,在智能制造、医药与健康、文化创意、信息通讯等领域,形成产业聚类、激活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设立产业跨境并购基金,运用企业价值判断方法与工具,开展投资服务。同时与各地政府、大公司、投资机构合作创建孵化器投资基金,开展对于孵化器的股权投资和并购业务,以及国有孵化器的改制、并购。

孵化者社群。为全世界数十万创业孵化行业的从业者(孵化者, incubater),提供一个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开展合作的网上平台。由此将衍生出猎头等服务。

全球智能孵化网络(WIIN),作为国际性创业孵化行业协会,将设顾问委员会,由中国和其它国家的资深人士组成;设理事会,成员为部分网络发起机构,创始理事长在中国创业孵化或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中产生,每届两年,从第二届开始理事会成员和领导机构由选举产生;WIIN平台在世界各个城市的区域节点,也同时是协会的区域分会。

十、孵化器的中国色彩

30年,孵化器这个“舶来品”,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是什么,恐怕见仁见智,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注于高科技产业。我一直很佩服当年武汉的前辈,除了“吃螃蟹”的勇气,还有创新精神。引进美国人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创办孵化器,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把握孵化器的精髓,创造性地赋予其中国特色。也许很多人没注意到,中国的第一个孵化器不是叫做什么什么孵化器,而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我特别喜欢创业者中心这个名字,孵化器就是为创业者而设计运营的,是创业者之家,可惜这个名字后来改掉了,而且后来再也没出现过。另外一个特征,就是“新技术”。中国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科技产业和科技创业者的培育。换言之,孵化器被科技管理部门引进、指导、扶持甚至直接操办,30年一直被作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一个政策工具。

当然,不那么“科技”的孵化器,偶尔也有过。我相信未来孵化器的理念和模式,一定会在其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已经有人在做的针对退役军人、针对残疾人士等等的孵化器,以后可能有专门培养餐馆老板的孵化器,等等。

2、中心城市引领。中国的孵化器行业,是中心城市开花,然后向其它城市和乡村扩散的。为什么是武汉?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的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以及改革开放的态势,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其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地跟上。为什么是中心城市引领?有文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孵化器这个模式的用法,就是在有研发优势的地方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就不同,第一家孵化器诞生在Batavia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城。

3、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服务体系。在中央,一是把孵化器纳入“火炬计划”这样一个独具战略意义的国家计划,二是有火炬中心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规划指导管理孵化器。我在1996年开始撰写的论文里面提过建议,火炬中心应当有一个专门管理孵化器的处室(当时其职能是在高新区管理处),10年之后,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成立(当然不是因为我的建议,而是孵化器发展迅速以至于有了这样的管理服务需求)。在地方,仿照中央政府的安排,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服务于孵化器的组织机构。世界其他国家跟中国有点类似的,我所知道的只有以色列。

4、针对特定人群的创业孵化。最显著的就是留学人员创业园。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满足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需求,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了一批这样的创业园,许多就是在原有孵化器内辟出一块,专门服务这样的创业者,有的是新成立的机构,用的是企业孵化器的理念和模式。在一个国家,几百家专门机构服务于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5、与大学的紧密联系。由于专注于高科技产业的缘故,中国的孵化器天生就与大学联系密切,许多项目、创业者来自大学,许多孵化器的管理者来自大学的教职比如当年西安的景俊海先生。90年代以后,大学纷纷设立孵化器。这一波“双创”,大学在孵化器特别是众创空间的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6、中国特色的加速器。大概10年前,中国出现加速器,就是服务于扩张期企业的机构。其逻辑是,孵化器毕业的企业往往进入扩张期,但还没到可以自己购房或者拿地的程度,因此需要有人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经营管理团队办公等方面提供帮助,这就是加速器的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加速器是介于孵化器和科技园之间的组织。这个概念被主管部门所接受,继而提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构成创业孵化链条的理念。

加速器(Accelerator)最早是美国人在互联网兴起时提出的概念,以Idealab!为代表,与孵化器类似,是平行的概念,意味着小批量、高强度、快速的孵化。现在美国,加速器比孵化器更流行,像YC、PNP等等。在中国,全世界所有行之有效的孵化模式都有落地,在加速器方面,就有创新工场、苏河汇、AA加速器等等。

7、产业孵化。当初对Business Incubator的翻译,大多数人都认可企业孵化器,有个别人提出译为产业孵化器,我还不以为然。现在看,产业孵化,不是着眼于一个个企业的孵化培育,而是瞄准特定产业,或是培育出原来没有的产业,或是扶持一个幼稚产业,也是孵化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未来,一大批细分领域的产业孵化器,将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8、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孵化器有今天这样的社会影响,即使在五年前,也是不能想象的。孵化器在中国30年的历史中,有二十六七年是“小众”的,直到2014年以来的“双创”兴起。孵化器这个词汇在国民中的认知程度,我相信,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换言之,当前参与孵化器行业的人和机构的广泛性,真的是无与伦比,创办运营孵化器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这样的热潮下,泥沙俱下也是可以想象的。

中国的创业孵化行业,短短30年就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想想就让人兴奋。其色彩之斑斓,恐怕我们身在其中,难识真面目。希望我这几些文字能抛砖引玉,让大家都来议论、欣赏,乃至在实践中去为之增色。


编辑:王楠

本文来源: 财新网

注:本文作者颜振军教授,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执行院长、研究员。

链接:http://opinion.caixin.com/2017-12-18/10118652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