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刘彦平:城市品牌建设与文旅发展——关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24-09-18 11:00 作者:刘彦平 浏览量:

2024年914日上午,作为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西城展的配套活动,西城区文旅创新圆桌对话活动在“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正式召开。本次活动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西城区文旅创新发展”为主题展开,旨在探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在文旅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推动西城区文旅产业的创新和转型。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彦平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城市品牌建设与文旅发展:关于西城区的战略思考”的主旨演讲。

刘彦平教授在演讲中梳理了西城区文旅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作为首都功能的核心区以及全国文化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西城区的文旅资源在世界城市网络和中国城市网络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在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心目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文化乡愁。此外,凭借特有的演艺剧院、茶馆、博物馆、四合院、名人故居、胡同以及大量高品质的历史文化片区,西城区还经常发挥着“国家会客厅”的功能,成为北京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支撑力量。更重要的是,在广大游客和市民看来,西城区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空间和场景提供了一种历史穿越的超级体验,能够让游客集中领略到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西城区在文旅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刘彦平教授认为,西城区文旅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经验,突出地表现为活化、IP化和规范化三个方面。西城区充分运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途径,特别是创新引入文化资源、文物建筑的社会化、市场化开发利用和保护模式,打造了诸如新市区泰安里等一批成功案例,被坊间誉为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西城模式”。同时,西城区还特别注重文旅资源的IP建设。西城区的文化IP建设起步并不算早,但有后来居上之势。近年来,“京剧发祥地”“演艺之都”“白塔夜话”“马连道茶文化等一批文化IP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力,为打造西城区城市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规范化也是西城区文旅发展的重要经验。西城区在开发文旅资源特别是在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和改造、中轴线申遗等一系列行动中,不断探索多元治理和参与式治理的新机制,注重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西城区文旅资源的特殊性以及文旅发展的进展和经验,刘彦平教授也就未来西城区城市品牌建设和文旅发展提出了“五个字”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一是,即完善城市品牌建设的现代管理和管治体系,通过组织先行和治理网络建设,形成既有顶层设计、又有项目落地管理的顶天立地新格局。二是,城市文旅品牌建设要透过文旅来关照整个西城区的发展,这就需要把西城区的产业品牌、营商环境品牌、科创品牌、开放品牌和宜居品牌建设等,都纳入到文旅品牌的战略生态视野,实现城市功能的高效联动,并以此来催生更多的规划和创意。三是,即以IP打造为引领,与国内外城市、产业和企业品牌联动,开展联合营销,以充分彰显北京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领作用并作出西城贡献。四是,即在前三个增长和增量战略基础上,通过盛事西城打造和媒体整合传播,有效促进文商旅体消费,同时增益城市品牌资产。五是,即始终坚守城市品牌与文旅发展的公共利益价值导向,不断深化城市品牌的共建共享机制,赋能活力西城和幸福西城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欲转载文章,请您联络cistds@cistds.org.cn,申请转载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创之路不易,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编辑:陈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