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成果>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观点】穆荣平:关于首都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2-01 11:00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

编者按:2021123日上午,“2021首科新年论坛——迈向十四五:创新驱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穆荣平,在论坛发表题为《关于首都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思考》的主旨演讲。

 

资料图

 

以下文字根据演讲内容所整理:

 

一、创新是一个价值创造和增值循环过程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创新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乃至文化价值的创造,涉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方法创新及其商业化应用与社会推广活动。

创新是一个增值循环过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是经济价值创造最重要的主导者,经济价值创造是创新之要,没有经济价值创造,增值循环不可持续。

社会价值创造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不能就创新谈创新,就经济谈经济,我们还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首先是人。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学价值创造能力上,我们称科学价值创造是创新之魂,技术价值创造是创新之基。二十年前我就说过,没有技术壁垒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没有竞争力的。

2007年我们构建了两个指数,一是监测创新发展的绩效。本身从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看。二是驱动力监测,即创新能力监测,从投入和产出来看,2009年发布第一本报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指数排名比较靠前,我们选了40个国家,中国偏离了一个正常值,中国是一个大国,从驱动力角度看,其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从驱动发展效果角度看,创新发展水平还是相对弱一点。

 

二、社会愿景塑造未来——选择科技发展方向

社会发展的愿景塑造未来。二十年前我们做技术预见的时候,树立这样一种认识,社会价值创造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那么我们在2003年就构建了一个2020年发展愿景,包括六个方面,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社会、消费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所谓的四化两型;最近又提出2035年中国创新发展愿景(远景目标),即创新全球化、服务数字化、消费健康化、制造智能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绿色化,这些在提示我们围绕这些方面有一个什么样的技术需求。

应该勾勒一个什么样的北京、首都、京津冀,这是我们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通俗而言,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放心、更便利、更舒适、更健康、更幸福的社会。换句话来说,就是为人民创造一个具有“六个更”特征的生活。

 

三、创新发展引擎重塑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北京创新能力,包括上海、广东、江苏都比较靠前。从2018年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中可以看出,创新领先型省区不变,创新先进型省区增加安徽(合肥的崛起)。创新能力跟创新活动规模的关系比较紧密。

创新规模上,广东、江苏都超过了北京;创新效率方面,北京排名第一。总体而言,北京、上海、粤港澳,中部合肥和西部成渝等创新引擎建设举足轻重,必将对区域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加强首都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四点建议

一是从建设首都创新体系向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圈拓展。北京是中国高端创新要素最集聚的地方,包括国家实验室、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国家研究中心的建设,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以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个领域创新的重要节点。从产业结构上看,北京产业占比是比较小的,广大的腹地是在京津冀范畴,离开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增值循环是有困难的。从首都看创新体系要拓展到京津冀,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上实现增值循环。

二是从强化个体创新能力向强化系统创新能力转变。经济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创造在其它地方有更多发展空间,北京的发展空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在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基础设施在怀柔区建设,但是科学大脑总体而言还在中关村,北京“三城一区”功能定位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再思考的。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对于首都科技创新体系而言仍然很重要,怀柔区则专注建设以重大基础设施集群为基础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侧重于科学价值创造和部分领域技术价值创造。

三是从创新政策驱动向创新发展政策系统驱动拓展。以前就创新谈创新比较多,跟发展愿景目标耦合的相对较少。未来要把创新与发展愿景耦合的更好,通过科学发展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社会创新发展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政策的组合,系统推进创新发展,这里强调耦合,不是强调创新的线性模型。比如建设国家科学实验室,不是一个科技领域的选择,而是一个发展目标、发展愿景的选择,以及实现愿景目标的任务凝练,这是北京要思考的问题。

四是从注重数字经济向全方位推进数字转型拓展。目前的数字转型政策里面考虑经济因素比较多,考虑社会价值创造相对少。北京的数字转型不仅要考虑数字生产,还要考虑数字生活、数字环境,从系统的角度全方位推进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式的数字转型。

 

*文章观点经作者本人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机构立场。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