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华英成秀”,陆续推出五篇和教育服务产业相关的文章,从教育入手研究创新,从创新视角聚焦教育。今天特别分享第三篇《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助推剂》,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纵观全球城市发展历史,在几经兴衰仍屹立不倒的城市背后,都能看到教育服务产业的影子。
美国波士顿大学城、英国剑桥大学城、迪拜知识公园和国际学术城、巴拿马知识城等,都是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代表。这些城市通过发展教育服务产业,获得了优质的人才储备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城市的创新活力和韧性,使城市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服务产业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助推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主动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教育服务产业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尤其是在助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促进年轻高素质人才集聚、催生科技创新应用场景以及引进全球创新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教育服务产业助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人力资本是促进城市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最重要的途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继续教育、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必然要求。据某知识服务APP的2020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已有近2400万人加入终身学习的队伍,而用户学习的总时长则突破了2亿个小时。在这其中除了职场人士等“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及银发族也纷纷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某知识服务APP披露的用户年龄分布情况
在终身学习时代,教育需求正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教育服务供给也正由“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例如,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产业的发展,为全社会人士提供了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阶梯;学前教育、K12教育、国际教育等细分领域机构通过科技赋能、品类创新和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打破传统优质教育资源垄断格局,满足了当代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渗透,使不同群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机会和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服务产业蓬勃发展,且将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教育服务产业促进年轻高素质人才集聚
教育服务产业为社会提供了至少近千万个工作岗位。根据2019-2020年对相关企业抽样及线上调查数据,我们预估全国教育科技类企业与培训机构的总就业人数在1000万人左右。该数据仅对教育服务产业中占比最大的两类企业进行初步估算,其实际就业吸纳效应应该更大。同时,教育服务产业还蕴含巨大的人才吸纳潜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需求升级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仍在扩大;二是疫情过后,教育科技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前景;三是教育服务产业在“新基建”浪潮下将对技术研发、应用和维护等人才产生更大需求。
教育服务产业对年轻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仅从教育服务产业中的教育培训行业来看,大数据显示,25-35岁的年轻从业者是教育培训行业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调查同样揭示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同时,行业中高校应届生岗位占比及应届生岗位量增速均高于其他行业。在学历结构方面,教师从业者呈现以本科和硕士为主的高学历特征,由针对企业中教师从业者的调查发现,具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从业者占比为98.95%。此外,行业对留学人员的吸纳能力也不容小觑,某头部企业招聘的留学生人数从2015年的20人增长至2019年的444人,年均增长率130.41%。因此,教育服务产业有能力、也有潜力促进年轻高素质人才集聚,从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教育培训行业教师类从业者学历分布
(资料来源:好未来教育研究院)
03 教育服务产业催生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教育服务产业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对产业影响深远,不断完善乃至重塑产业分工和产业生态。2013年我国进入在线教育元年,“互联网+教育”的浪潮开始兴起,新模式和新业态百花齐放。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AR/VR、区块链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教育服务领域渗透,更前沿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业态开始出现。需求端用户消费形式的变化、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改变以及对学习场景的更高要求亦推动了科技与教育服务的深度融合。
科技与教育服务的融合催生了科技创新应用的新场景,吸引了企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例如,教育服务企业依托大数据的“用户画像”提升服务质量,使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获得极大支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涌现出结合VR/AR技术和全息技术的教学产品,如VR实验室、VR教室等,使学习者获得“沉浸式体验”,有效提高了知识感知度和保留度;人工智能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其主要应用包括自适应学习、在线双师课堂、人机对话互动、语音测评和处理以及拍照搜题等。科技创新将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乃至重塑产业生态体系。前沿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还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更为详细的内容,我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阐述。
▲VR教室概念图
(资料来源:某VR教育企业官网)
04 教育服务产业促进全球创新资源流动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国家和区域界线。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教育服务的产业性和经济功能日益凸显,教育服务市场逐渐演变为全球化市场。在2020年12月7日开幕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将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上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教育服务产业可以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重要抓手。例如,在在线教育和国际教育等领域,教育服务产业促进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尤为明显。在线教育领域,如VIPKID、MOOC这样的企业通过互联网链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知识资源的高效共享;在教育对外开放的趋势下,国际教育领域更是带来了大量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如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国际学校品牌引进(如哈罗公学、惠灵顿公学等)、国际课程引进、学生留学和访学、国际人才和师资引进,以及国际前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交流等。教育服务产业在跨国、跨地区的层面推动了知识、人才和资本的流动,为城市创新持续赋能增效。
教育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服务产业体现了教育服务的产业性特征,在创新环境建设、人力资本积累、前沿技术应用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展现出了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别是对城市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华英成秀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