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回顾了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对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意见。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地区,理应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一、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北京支撑科技强国建设成效显著
回顾“十三五”,北京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支撑服务”
一是支撑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和能力显著提升,在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领域,北京市先后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20个左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改革攻坚”
二是改革攻坚创新发展显著提升,北京先后出台“科创30条”、《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重磅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工作的针对性,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为创新创业松绑加力。
“创新引领”
三是创新引领对京津冀及全国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提升,北京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30%左右,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天机芯、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成果”
四是科技成果产出众多,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北京连续2年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全球科研产出第一的城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累计1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京投入运行或正在建设,标志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二、面向新发展格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入新的征程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科技创新成为了国际战略博弈最重要的战场。新发展格局下,党中央赋予北京新的使命,肩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责任。
“近期目标”
从近期来看,北京要进一步提升以国家实验室为战略引领,新型研发机构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合理布局并形成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力争在多个领域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中期目标”
从中期来看,北京要进一步发挥人才、制度和领域优势,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未来新能源等未来技术和产业领域构筑新发展优势,力争引领全球发展态势。
“远期目标”
从远期来看,北京要以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和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形成能够不断产生科学新发现的科学文化、精神、制度,成为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极点,引领世界前瞻性原创理论和科技成果。
整体而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北京需要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加强战略必争领域系统性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融合,弯道超车布局新赛道,再造新经济制度优势,释放区域协同创新潜力,全面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为我国进入全球创新第一方阵贡献核心力量。
*本文作者刘杨,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总监。
编辑:陈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作者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欲转载文章,请您联络cistds@cistds.org.cn。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我们将立即举报,并要求您删除文章。原创之路不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