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4》介绍
2014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在常规的“首科指数”研究之外,还针对首都科技创新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开展了一些专题研究,并根据研究重点,将整体研究成果分为指数篇、战略篇、京津冀协同创新篇、产业篇和政府治理与改革篇。每一篇分别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研究层面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撑。
(一)指数篇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体系,连续、动态地跟踪和度量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进展情况,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2014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主要包括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完善、指数测算和专栏分析等方面。总体看,2005-2013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得分从2005年的基准分60分,增长到2013年的87.96分,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呈现出平稳上升态势。
(二)战略篇
自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了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以来,首都各界高度重视这一战略定位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战略篇从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把握“五个结合”,改革目标、路径和举措,改革思考,基础研究,科技创新贡献率,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三)京津冀协同创新篇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2014年8月,以首科院为平台,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框架协议,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三地研究机构共同针对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创新共同体、创新机制与着力点、创新网络、创新政策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的一批研究成果,既为国家层面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规划提供了支撑,更为三地凝聚共识、理清思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四)产业篇
为促进首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符合首都科学发展的产业结构,本篇首先从整体层面对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基地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及布局进行研究;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专题遴选了北京能源互联网、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助推高端装备、移动通信(4G)、能源消费、生物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深入开展了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路径、技术创新等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从政策层面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有效探讨,还将对未来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起到决策支撑。
(五)政府治理与改革篇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遵循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成为关键。本篇侧重针对政府治理和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探索、科技法制建设、社会组织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政策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大有裨益。